□ 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电视剧《风起陇西》收官时,豆瓣评分从开分时的7.7分涨至7.9分,有不少观众感叹:“它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口碑回报。”一个知名微信账号称:“对《风起陇西》的批评,让我感到反智”。但是另一个知名微信账号则称:“《风起陇西》扑街,怪陈坤还是马伯庸?”指其收视率太低,“砸穿了央视8套的收视底盘”。
关于《风起陇西》,记者是“原著党”;而从原著文本可以引申出的话题,比起单纯谈论电视剧有意思得多。
■ 阅读文本:马伯庸向约翰·勒卡雷致敬
《风起陇西》是马伯庸很早、很优秀的一部作品。他把现代谍报机构空降到三国时代,让他们穿上汉服,放下手枪电脑拿起刀剑毛笔,口里还时不时念叨几句“为了兴复汉室”,但是那群人的工作手法、思维方式都是现代的,他们对自己部门的吐槽、对同事的挖苦、对上司的嘲讽,都是20世纪的。至于各种对办公室政治、官僚误事的揶揄反讽,更是让熟悉现代间谍小说的读者会心一笑。
写得差的间谍小说基本上一样差,写得好的有四大名家、三种潮流。
一是弗雷德里克·福赛思和肯·福莱特。前者代表作有《豺狼的末日》,后者有《针眼》。特点是真实细致,细节考究,故事讲得好,而且讲得真,读来丝丝入扣、引人入胜。
二是约翰·勒卡雷。代表作有《寒风孤谍》《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他在间谍小说领域创造了“斯迈利”这个人物,就相当于柯南·道尔在侦探小说领域创造了福尔摩斯。他讲故事的本领也漂亮,妙在故事背后,总有一群孤独、失意、落寞的人;这些人有“手艺”、有忠心,但是“出没风波里”,最理解他们的,常常是“对面的同行”。
三是格雷厄姆·格林。这是一位“三心二意”的间谍小说作家,谍战世界只是他写作版图的一部分,其代表作有《人性的因素》《沉静的美国人》等等。他笔下的故事和人物都很精彩,但都服务于对价值和理念的追问与反思。
马伯庸的《风起陇西》写到了几乎所有谍战样式——渗透、暗杀、窃密、策反、密写、破译、交换、叛逃、甄别、假情报,其成功之处在于,没有什么斧凿痕迹,故事自然贴切,线索也清晰,就是追查魏国间谍“烛龙”。当最后真相揭开,读者会感同身受主角的幻灭:那么多耕耘、付出和牺牲,不过是计中计、局中局、梦中梦,大家都是棋子,都在丞相掌控之中,一切都是他的安排,这种安排的目的,可以说是“兴复汉室”,也可以说是“排除异己”。
马伯庸致敬了约翰·勒卡雷,《风起陇西》致敬了《寒风孤谍》。2017年上海书展期间,记者采访过马伯庸,他说,有了《风起陇西》,一段时间内他不会再写间谍小说了,除非他想到新的点子。他也说,“斯迈利”对他影响颇大,他曾经尝试在别的小说里写一个“斯迈利”这样的人物。
■ 历史真实:诸葛亮绝非“三国谍战”赢家
那么,真实的“三国谍战”是怎样的呢?在马伯庸写出《风起陇西》几年之后,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三国时期军事情报问题研究》,作者丰建泉、王忠是国际关系学院的军事情报学博士。
这本书认为,三国时期的情报活动极具特色,侦察手段多种多样,情报分析洞察细虑,传递方法快速高效,情报技术简捷实用,情报机构初步建立,反情报活动积极有效,产生了像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郭嘉、荀彧、司马懿、周瑜等流芳后世的情报家。诸葛亮《隆中对》,就是一篇精彩的情报分析报告。
为什么三国谍战水平高?一个重要原因是频繁激烈的战争。从公元190年到280年,90年间共发生大小战役238次,战争的频率如此之高,在世界战争史上也不多见。特别是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这三大战役中,各方奇谋百变,斗智用计,统帅、将领和谋士都深度参与了情报战。
马伯庸从不隐瞒自己对蜀汉的偏爱,所以将蜀汉情报机构写得很“现代”、很能干;但是按照史实,曹魏的情报机构才是最有规模、最成功的。
那位诸葛丞相,在民间传说里“多智而近妖”,在《风起陇西》原著里掌控一切,而在《三国时期军事情报问题研究》里,他起码有三大失误。
他没有阻止刘备伐吴。这件事背后可能有复杂的政治考虑,不单纯是情报问题,且不说它。但是另外两件事完全由他主导,难辞其咎。
北伐决策脱离情报和情报分析,导致国弱民疲。“情报是决策的基本依据,这是战争的基本规律。诸葛亮本应发挥他治国治军的优势,利用蜀地和汉中易守难攻的地理环境,在国家实力的和平竞争中脱颖而出。但他没有从两国综合国力对比悬殊出发,没有从战略环境的变化出发,没有从特殊的地理环境出发,违背规律,逆天违时,凭着一腔忠君爱国的热情,欲以人谋克定天下,以报刘备三顾之恩、托孤之信。他刚愎自用、穷兵黩武,落得北伐连连无功而星陨五丈原的下场。客观上大大阻碍了蜀国实力的发展,此后姜维继承其遗志九伐中原,难免民间怨声载道,朝中两派对立,加速了蜀国的灭亡。”
诸葛亮的情报人才观有问题。他把有没有帮助刘氏父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志向,能不能坚决贯彻“隆中对”战略作为重要标准,排挤那些不同意北伐的人。“由于他的失误,蜀国的核心领导层内关于情报分析只有一种看法,决策建议只有一种声音,因而错误地制定了连年北伐的战略。”相比之下,曹操的“唯才是举”就高明大气得多。
对诸葛亮的类似批评,历代都有。例如成都武侯祠那副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还有杜甫那首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只不过这一次,两位博士是从情报学的角度进行了批评。
■ 关于电视:这一次路阳失手了吗
回到电视剧《风起陇西》,导演路阳应该是最适合拍“古代谍战”的人了。
他的《绣春刀》系列给人的印象深刻,特别是《绣春刀2》,完全是几个明朝特工的故事。开局10分钟就有了第一个小高潮,充分展示了明朝几个特务机构的互相倾轧,以及特务同僚之间的算计、监视、举发。他让锦衣卫们人手一册“无常簿”,册不离身,随时记录谋逆言行;史书上本没有关于这东西的记载,但是他一设计,观众就觉得“本该如此”,非常熨帖;这个小册子也在片中多次出现,成为意味深长的小道具。随着剧情抽丝剥茧,几个特工之间的暗战变成几个机构之间的角力,最后成为推动明朝皇帝大位之争的工具;在剧情层面做到了扣人心弦,在史观、价值观层面体现了“人同此心”,全片效果可谓荡气回肠。
可以说,路阳的《绣春刀2》达到了这样一个高度:用电影演绎了丁易先生的史学名著《明代特务政治》。
那么,这一次拍《风起陇西》,路阳失手了吗?
电视剧《风起陇西》对原著做了较大的改动,故事繁密,增添了若干人物,情节多了很多,在技术层面也用心了。但是从观众的角度来说,确实难以入戏共情。
可能是大银幕与小荧屏的区别所致。电影和电视剧是两种载体、两种叙事、两种美学;在电影院里100分钟看完一个故事和在沙发上用倍速看几十集电视剧,这也是两种观看方式、两种欣赏体验、两种趣味要求。所以能拍好电影的,未必就能拍好电视剧,反之亦然。
也可能是没有设置好价值主题。前面说了,原著是披着古装的现代主题,讲的是谍战棋局中“棋子”的灰暗命运。电视剧不接受这个主题,必然要大改情节。重新设置的主题是“天下每个人,都值得万金”,这主题太超越那个时代了;关键是剧中大部分人物和情节都没有服务于这一主题,诸葛亮要的是“兴复汉室”,他手下人则是在维护诸葛丞相,其实并没有人在乎天下苍生,于是各种拧巴。
至于服化道、镜头运用等等,其实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可以给一部好剧加分,却不能令一部不成功的剧变得成功。
(责任编辑 :欧云海)
来源:中国经济网生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ahhfxmt@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