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加码中国”让国际投资者得到什么优势?
中新社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 王恩博)“(在中国)每投资一美元,我们就会得到更多优势。”美国投资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董事长查理·芒格近日在一个公开场合如此阐述他看好中国市场的原因。而持有这样“加码中国”观点的国际投资者,正越来越多。
一个鲜明例子是,刚刚过去的2021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超1.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9%。其中,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引资增长较快,引资规模和质量呈现“双升”。
进入2022年,中国依然是外资青睐对象。1月份,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22.8亿元,同比增长11.6%,实现“开门红”。上海市政府近日举行的2022年首次外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53个外资项目集中签约,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汽车、时尚消费品等领域,投资总额高达54.4亿美元。其中,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就有21个。
金融市场方面,增持中国资产的态势亦颇为明显。据统计,2022年1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央结算公司的债券托管面额持续上升,增加至3.73万亿元。渣打银行发布报告预计,中国债市2022年表现将继续优于全球其他债券市场,全年外资流入规模预计约7000亿至8000亿元。
全球复苏前景迷雾重重,“加码中国”能让国际投资者得到什么优势?分析认为,稳定的经济基本面和政策预期是重要考量。
渣打银行中国宏观策略主管刘洁表示,在全球货币政策分化背景下,一些全球投资者,特别是多头策略为主的投资者正把资产转向中国市场,主要原因是中国市场利率更加稳定,具有“避风港”效应。
刘洁进一步指出,由于通胀压力加剧,发达市场央行“鹰派”态度日益激进,海外债券市场加速下跌,而中国央行并未跟随这一趋势。当前中国债券收益率仍相对较高,货币政策相对宽松,且强劲国际收支带来人民币稳定预期。在这三大因素驱动下,中国债市今年表现将继续优于全球其他债券市场。
更优的营商环境、更大的开放力度,也成为中国凝聚外资“向心力”的原因。
今年地方两会上,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纷纷将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作为工作重点。广东、重庆、浙江等地部署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不少省份提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都有望为外资在华发展更加便利。
开年以来,各领域扩大开放业稳步推进,尤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备受关注。分析认为,RCEP成员国间经贸往来更加紧密融合,将使中国在地区经济中成为更重要合作伙伴。紧密的贸易和经济融合可能使RCEP成员国增持人民币资产动力上升。
作为扩大开放“排头兵”的中国金融业,也不断落地落实相关承诺。1月份,施罗德交银理财获得中国银保监会准许开业批复,成为第三家获准开业的中外合资理财公司。2月份,全球规模最大养老金专业管理机构贝莱德参与的合资理财公司贝莱德建信获批参与中国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外资机构在华开展业务机会更多、限制越少。
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中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吸引了外资。未来受益于国内超大市场规模、产业配套齐全、人力资源丰富等优势,中国引资还将持续保持高增,外资在人才、技术等领域溢出效应也将进一步释放。(完)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