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天津8月18日电(记者郭方达)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天津、北京、河北三地网信办和中国经济网联合主办的“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网络主题调研采访活动于15日在津启动。

由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属地新闻网站记者编辑和网络大V组成的主题调研团在京津冀三地进行为期9天的调研采访。


(资料图片)

17日,调研团一行来到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地进行采访,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历程中的天津经验。

走进位于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鲁班工坊体验馆,一幅世界地图映入眼帘,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被高亮标注——那是已经建成或正在规划当中的鲁班工坊所在地。

在泰国大城府大城技术学院鲁班工坊,学生在课堂上操作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系统。(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鲁班工坊是在教育部大力指导与支持下,天津原创并率先推动实施的中外人文交流知名品牌,目前已在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建成,深度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和中国企业走出去,覆盖铁路运营、新能源材料、中医中药等多个专业,为合作国和中资企业培养大批国际化本土人才,成为中国教育亮丽的新名片。

“泰国鲁班工坊是我国首个在境外建设的鲁班工坊。”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副理事长、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戴裕崴介绍说,泰国鲁班工坊由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在泰国大城技术学院设立,联合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完成了三期建设,形成了“一个鲁班工坊,内设渤海中心、铁院中心”的“一坊两中心”模式。

目前泰国鲁班工坊建设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物联网技术等6个国际化专业,已全部纳入泰国国民教育体系,实现了中国标准在泰国的落地,项目在合作专业、招生规模以及服务能力都实现逐年增长,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继续强化鲁班工坊品牌打造,天津持续实施提升办学能力、创优赋能等项目建设,各院校持续加大鲁班工坊建设力度,提升鲁班工坊装备水平,加大校际师生互访。

“在未来,鲁班工坊还将继续强化合作,联合外方合作院校,携手企业多元推进鲁班工坊可持续发展,大力培养培训合作国青年,为当地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戴裕崴说。

工作人员正在实时监测列车状态。(受访者供图)

来到天津地铁6号线二期(渌咸段),智能化运维中心的大屏幕上,车辆信息实时更新,供电情况、制动系统状态等一目了然。

天津6号线二期是天津市首条采用全自动运行技术的线路,具备车辆智能运维系统、信息化检修系统、智慧客服系统、一键开关站系统等先进技术。中铁建交通运营集团发展规划部副总经理张建龙告诉记者,该条线路的开通实现了天津市和中国铁建轨道交通领域全自动运行线路“零”的突破。

张建龙表示,天津市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极,历史文化厚重、科教创新活跃、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未来,中铁建交通运营集团将以安全高效、质量至上,高效率建设好地铁相关工程,更好地服务市民出行。”

下午,调研团一行来到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的天开高教科创园核心区。作为天津汇聚科创优势、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天开高教科创园自今年5月开园以来,致力于打造科技要素汇聚的智力增长极,正在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展示天津这座北方工业重镇的科创潜力。

“我们公司主要围绕智能无人机、消防灭火弹等产品展开业务。此前,有很多地方对我们招商,但最终选择落户天津天开园,也是被这里的好政策所吸引。”天开园第二批集中入驻项目之一的负责人翟峻说。

“园区内部有创业团队的全流程服务体系,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的博士生冯少武在天开园创办了凯尔仪器(天津)有限公司,点对点的创业帮扶服务,让他的信心更加充沛。“团队对落户天开园的选择更加坚定。”他说。

天开高教科创园核心区一景。(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依托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在津五十余所高等院校,天开园探索“学科+人才+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天开高教科创园天津科技广场自开园以来入驻了超过一百四十个项目,原本闲置的楼宇一天天热闹起来。“平均下来几乎每天都有一个新创业团队走进天开园,每天都有‘开业大吉’。”天津天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雪颖说。

南开区政务服务办副主任刘金友表示,目前天开园政务服务“一站式”专班,坚持高标准落实市委“十项行动”,落实区委“一三二一”工作思路,高水平打造天开园综合服务中心“一站式”窗口服务,坚持以提高园区企业满意度为工作导向,着力推进政务服务集成化、智能化,营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

“目前入驻天开园企业多为初创型科技企业,南开区政务服务办在市政务服务办指导下,设立企业开办、政务服务、人力社保、税务服务共4个‘一站式’服务窗口。”刘金友表示,一方面针对园区企业特点,完善政务服务窗口设置,另一方面还在天开园大力推行“不打烊”自助服务,推进“网上办”“掌上办”,让创业者真正将精力放在经营与研发上。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一景。(受访者供图)

走进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这里是地区协同成果的又一体现。

“以前最头疼的就是去河北出差,换一个城市就需要重新备案一次,手续非常麻烦。”天津一家企业的采购员张先生说,现在在三地间往返工作,需要看病取药时,可以直接到当地定点医药机构刷卡结算,而且报销比例和在天津看病的报销比例是一样的,在北京、河北看病就像在天津看病一样方便。

根据京津冀三地医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京津冀区域内就医视同备案工作的通知》,自2023年4月1日起,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各统筹区参保人员,持社会保障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在京津冀区域内所有定点医药机构住院、普通门诊就医、购药等,均视同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可直接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天津市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处处长张涛表示,天津市提前着手医保信息系统改造,细化业务需求,开展需求分析和技术论证,组织系统对接和测试,与京冀两地开展联调测试,系统今年4月1日顺利上线运行。

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无需做重复的化验检查,异地就医“一卡通行”、医保联网结算……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医疗资源共享不断推进,不仅为患者节省了来回奔波的时间成本,也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记者从天津市卫健委了解到,天津市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与北京市、河北省医院合作,三地已有多家医院建立了合作联盟,缓解了北京就医压力、提升了河北医教研防能力水平,进一步促进了京津冀卫生健康事业协同发展。(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