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扎,维吾尔语,意思是集市或市场。

暑期新疆自驾游,最后一站是乌鲁木齐,玩了两天,家人的首选是新疆国际大巴扎,作为相声爱好者和曲艺领域作者,笔者的首选是一家颇有神秘色彩的“新疆相声巴扎”,这是一家扎根在新疆的相声社。


(资料图)

一、相声行业的“西进运动”

解放前相声行业拥有五大重镇:北京、天津、济南、沈阳、西安,绝大部分相声演员都聚集在这五座城市里的各大相声社。

此外,上海、南京、武汉、开封、唐山、营口、张家口、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也是相声艺人搞商演的重要市场。

解放后,相声行业成为文艺战线的轻骑兵,相声演员开始奔赴全国各地,其中最遥远的地方大概就是新疆,从解放后到近些年,相声行业先后有过多次“西进运动”。

第一位到新疆演出并定居新疆的相声演员是班松林,他是张杰尧门下弟子十二棵青松之一,他还有一个弟弟叫班松侠,班松侠也就是班德贵,后来转拜马三立,有个徒弟叫范振钰。

班松林也被称为新疆相声的开拓者。

1959年天津相声名家赵兰亭的徒弟孙士达应邀前往新疆演出,从此在新疆扎根,他被新疆观众誉为“新疆侯宝林”。

相声行业有一位“业余侯宝林”董凤桐,虽然早年没有拜师但相声水平极高,曾和郭全宝、李文华等人合作,相声水准得到了侯宝林大师的高度评价,其创作水平更是出色,马季的《都不怨我》、《打电话》和马三立的《错中错》等经典相声都是他的手笔。

董凤桐先生在新疆扎根几十年,为新疆曲艺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晚年由新疆相声巴扎班主莫兴伟牵线,侯耀华组织,李金斗主持,侯宝林大徒弟贾振良代师收徒,董凤桐先生终于拜入侯宝林门下。

1970年相声大师刘宝瑞的徒弟殷文硕调到新疆建设兵团文工团,他为相声行业做出了多个重大贡献,包括整理相声谱系和传承刘宝瑞的经典单口相声,还有一个就是在新疆广为收徒传艺。

殷文硕给自己的徒弟起了“迪”字辈,这些演员后来多数都成为新疆相声行业的中坚力量,现在如果你在新疆相声界岁数比较大的演员里看到名字中间带“迪”的,基本上都是殷文硕的徒弟。

在解放后陆续一路向西扎根新疆的相声演员还有全常保和张铁利等知名相声演员,在他们的带动和推动下,新疆曲艺事业发展很快,还成立了乌鲁木齐曲艺团。

但是,随着老一辈相声演员逐渐老去和离世以及时代的变化,新疆曲艺市场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出现了一些滑坡,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导致新疆相声逐渐凋零,连乌鲁木齐曲艺团都解散了。

直到2012年,相声行业“西进运动”又出现了另一位代表人物莫兴伟和新一代相声团体新疆相声巴扎。

二、新疆相声巴扎

莫兴伟1978年出生在山东,1994年他入伍到新疆,在部队里成长为文艺骨干,凭借着对曲艺的一腔热爱,他自己琢磨加四处请教逐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相声演员,之后拜师相声名家李立山正式入门。

李立山是一位军旅相声名家(副军级),在相声门他是高元钧的徒弟,快板、相声和山东快书多门技艺集于一身,曾和牛群合作在春晚表演了经典讽刺相声《巧立名目》,门下徒弟众多,其中包括贾旭明、金岩(金广发)、陈溯、马春然和莫兴伟,当然还有后来曾跳门的杨进明和李根(李云天)。

2012年,在师父李立山的支持和鼓励下,莫兴伟在新疆乌鲁木齐组建了相声队伍,第一场演出只赚了三十五块钱,这让莫兴伟感到有些灰心,电话打给师父李立山本来想寻求安慰,没想到师父却大加赞赏:多少相声演员一上来都赔钱,你还能挣钱就很了不起了。

2013年新疆相声巴扎首场公演举行,一个月后首家小剧场成立,姜昆欣然为他们题写牌匾,当年4月作为新疆第一家民营相声企业的新疆聚贤相声巴扎艺术有限公司成立,从此以后相声行业的“西进运动”又一次在新疆扎根发芽。

三、神秘的剧场

以上文字基本上都来自于网络公开信息,这也是包括笔者在内的大多数相声爱好者所能了解到的新疆相声巴扎的资料,由于地理距离和交流不多等问题,新疆相声巴扎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毕竟想看他们的小剧场演出确实不太方便。

新疆相声巴扎的相声水平到底怎么样?他们说的相声是什么内容?新疆的观众懂不懂相声爱不爱听相声?

在没有进入新疆相声巴扎小剧场之前,笔者内心也有一些猜想:他们的相声是不是以民族特色为主?会不会经常能听到各种民族语言和口音?包袱笑料是不是都以少数民族民俗笑话为素材?唱的也是民族歌曲为主等等。

等到真正走进新疆相声巴扎小剧场之后,笔者真正感受到了这个神秘的相声团体到底是什么样,他们也给笔者带来了很多惊喜。

惊喜一,相声演员的基本功都很扎实。

说学逗唱,其中说和逗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偏偏在这两个最要紧的基本功上国内有不少相声演员甚至包括一些相声流量明星都不行,简单说就是口风不对,一听就不像会说相声的人。

没想到的是,在笔者所看到的新疆相声巴扎相声演员里,除了个别新学员的相声口风还有些稚嫩青涩之外,其他主力演员的相声基本功都相当扎实,让你恍惚之间觉得自己不是在新疆相声园子而是在天津。

惊喜二,演出效果非常好

相声小剧场是一个必须要重视演出效果的地方,一旦冷场会直接影响票房和口碑,而且现场气氛会很尴尬,有些相声小剧场很难长时间存活的重要原因就是演出效果不能支撑口碑,慢慢就没人去了。

新疆相声巴扎成立超过十年,还增开了分店,说明其小剧场的演出效果足以支撑其生存和发展。

笔者坐在观众席里听了新疆相声巴扎六七段相声,中间有新活也有老活,演员们的作品完成度都相当不错,而在调动观众情绪、控制演出节奏以及互动、现挂等环节上更是相当有水平,放在国内所有相声小剧场里也属于优秀等级。

小剧场演出效果的另外一个因素在观众,不得不说,新疆相声巴扎有不少观众还是很会听相声,不论是叫好、鼓掌还是搭茬都能在点上,尤其是互动,没有瞎叫唤的也没有乱搭茬的,和演员之间的配合默契度感觉像老听户。

惊喜三,相声干净老少咸宜

小剧场演出想让观众笑起来其实并不难,荤段子、伦理哏、打情骂俏甚至搔首弄姿脱衣服,各种洗浴场子里花样百出的招数很常见,搞笑的效果简直不要太好,但是,那种搞笑并不是相声。

真正的相声小剧场是依靠相声作品和技巧让观众笑的,而且还有一个重要标准,那就是老少咸宜不挑人群,毕竟相声小剧场开门做生意是不分级的。

国内有些相声小剧场存在现实上的“分级”,由于表演内容太三俗甚至下流,导致其相声观众受限,老人和孩子尤其是女孩根本没法听。

在这方面,新疆相声巴扎做得相当好,台下观众里有男人、女人、老人和孩子,有的甚至是一家三代,在这种观众群体面前,新疆相声巴扎不仅达到了表演效果,关键是还保证了演出的内容干净,这才是正儿八经的相声小剧场,而不是“搞笑小剧场”。

惊喜四,相声有“新人”

笔者在新疆相声巴扎小剧场里一共听了六七段相声,认识了十来位相声巴扎演员,这其中有几位“新人”非常有潜质。

班主莫兴伟就不用多介绍了,他不仅是新疆相声巴扎的象征和领头羊,也是目前新疆曲艺界的中流砥柱,在国内相声行业也是一方诸侯,还曾被新加坡邀请担任新加坡全国相声大赛评委。

莫兴伟的搭档薛得瑞非常值得一提,他是莫兴伟的大徒弟,之前曾是新疆曲子演员,嗓音条件非常好,形象也很端正,关键是捧哏水平非常高,不疾不徐张弛有度,台风很有范儿,和莫兴伟的搭档可谓珠联璧合。

于海波和王飞的组合据说在新疆很受年轻观众喜爱,他们俩表演风格很放得开,现挂多台风活,尤其是于明波,人长得高大帅气,经常在台上冒出几句新疆味儿土话,很有哏儿,在小剧场里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来疯演员。

李兆帅和道云鹏的组合则让笔者感到非常意外,以他们俩的舞台形象、表演实力和相声水平看,在国内年轻相声演员里也能相当靠前。

李兆帅身材高大长相有些神似张信哲,道云鹏则有些像早年的于谦,他们俩在舞台上的节奏感非常好配合默契度也非常高,控场能力一流,演出效果相当炸裂,恍惚间能让人看到十几年前郭德纲于谦的影子,怎么之前从未关注到?

之所说说他们是“新人”,不是指他们的从业经历,而是指包括班主莫兴伟在内,新疆相声巴扎的主要演员们虽然水平很高,但在国内相声界几乎没有多少关注度,其名气确实相当于新人。

除了地理位置因素导致他们和相声同行交流少且曝光次数也少之外,可能还有几个方面因素让新疆相声巴扎在国内相声界有些默默无闻。

一方面估计是表演内容,他们走的是正儿八经的相声路子,在国内相声领域目前存在的不顾相声只管搞笑的氛围影响下,正经相声反而要更耐得住寂寞。

另一方面是不会也不愿意炒作话题,新疆相声巴扎和旗下演员基本不参与相声界的争议话题,深耕当地市场的同时也放弃了增加曝光度的机会。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新疆相声巴扎已经具备了莫兴伟薛得瑞、李兆帅道云鹏这样的优秀相声组合,但他们目前相对来说还缺少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把杆活和经典作品,毕竟相声演员到最后还是要靠作品说话。

写在最后,笔者看过N次相声小剧场,如果从演员水准、作品完成度、演出效果和表演层次等多方面综合考量的话,新疆相声巴扎的整体水平在国内相声团体里应该属于上乘,他们目前除了还需要几段经典代表作之外,客观上也确实在国内相声界缺少展现的机会,他们自己必须继续努力,外界也应该多加关注。

从2013年首场公演开始,在第一个十年里,新疆相声巴扎扎根新疆解决了市场开拓、队伍建设、团队生存和人才培养等现实问题,希望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新疆相声巴扎能够走出新疆在更大的舞台一展风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