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喀什古城景区开城仪式上,工作人员端着果盘迎接八方游客。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蔡增乐摄
独具特色的喀什古城民居。 阿迪力江·阿不都卡德尔摄
俯瞰喀什古城(8月23日摄)。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蔡增乐摄
(资料图片)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治立
静静的吐曼河流经喀什古城,这座古老而时尚的“网红之城”,每天都被潮水般的各种流量充盈。
看人流:不足2平方公里的古城核心区,进入旅游旺季后,日客流量超过2万人。清晨开城仪式人山人海,夜间旅游观光车仍在奔跑。一个个网红店门口,总有排不完的长队。
观物流:从传统手工艺品到现代日用百货,从风味美食到特色农副产品,从华丽服饰到新潮文创产品……作坊间、摊位前、展台上、快递中,称心的旅游纪念品应有尽有,货如轮转。
览信息流:古城内街巷纵横交错,犹如迷宫,而周到的信息化一站式服务,可让初次造访者“一机逛古城”。至于古城内大大小小的主播和网红,吸粉量和销售量不断被刷新。
还有覆盖古城千店万摊的资金流、创业流,千家万户的文化流、观念流等,无不使古城“流”光溢彩。
对于喀什古城的流量密码,无论是土生土长的喀什人,还是外来的创业者和观光者,都有一个共识: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评价、成为世界老城保护改造典范的喀什古城,已然火起来、美起来、富起来。
循古与向新
“我是第一次来喀什古城,这里处于市中心,每一条街巷都那么热闹,而就在这热热闹闹中,勾起了我的乡愁。”8月13日,游完喀什古城回到海南上班的周丽,向同事谈起了她对喀什古城的深刻印象。
喀什古城的街角,不时会冒出一两句与游客心灵相通的话语,像“喀什古城,中国太阳落山最晚的地方”“活着的烟火古城”“我和古城有个约会”等,它们出现在各种古朴造型的建筑上。周丽时不时停下脚步打卡,让墙语墙画表露心迹。来这里的人和她的想法一样,围拢过来争相与一句引起心灵共鸣的话语合影。
“喀什古城是你们的乡愁,更是我们的乡愁。我在这里生活大半辈子了,还是转不够、看不够、玩不够。”在喀什古城千年老街吾斯塘博依路上的古老房茶餐厅,刚为茶客弹唱罢《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的艾买提江·麦麦提老人对周丽说。这是她此行对古城最深刻的印象。
在古老房茶餐厅经营者祖莱克孜·赛买提看来,乡愁不分年龄、不分远近、不分地域,是发自内心的呼唤。3年前,她看到这条街经过不断改造后设施更全、环境更美、风情更浓,如同醇厚的大碗茶,便盘下店铺,卖起了满足各地人体验乡愁的大碗茶。
正如来过喀什古城的一位作家所说,这里,是丝绸之路上的乡愁。
这几年,退休后的喀什地区环境保护局原党组书记茹先古丽·阿不都米吉提时常到古城逛街,看到古城居民住上了好房子、挂上了金牌子、过上了好日子,当年参与古城改造项目环保手续跑办的她回忆道:“那时候,年久失修、乱搭乱建的古城已成危城,改造方案有好几种,但最终按照国家下派专家组提出的‘一户一设计’‘修旧如旧’的改造原则。这种远见和关切,深深影响着喀什的发展。”
说起喀什古城改造,居住在古城恰萨路的艾力·祖农老人感慨道:“以前,我们一家三代人挤在土房子里。房子年代久了,房顶、墙壁就有裂缝,最害怕下雨天屋里漏雨、墙体坍塌。古城改造后,房子住着安全又舒适,家里的生意越来越好。所以,我经常对孩子们说,要世世代代感谢共产党。”
2008年,喀什古城改造的动议得到国家和自治区的高度重视;2009年喀什古城区危旧房改造综合治理全面启动;2010年喀什古城核心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2013年外围片区改造大力推进。喀什古城的特色被最大限度保留下来,包括1个核心区,27个外围片区。
截至2020年底,喀什古城改造工程累计投入资金70.49亿元,完成危旧房改造49083户、507万平方米,对古城区28个片区按照“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的原则,集中连片打造核心区15条街巷和外围区域18个特色街区,大大改善了古城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提升了整个喀什的城市品位。
喀什古城,这片昔日喀什市最大的棚户区,因何变成声名远扬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景区?
“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喀什古城的点滴变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修好一栋房,幸福三代人。”喀什古城阿图什巷的古巷道咖啡馆经营者阿布都米吉提·阿布都热西提,常常一边给客人煮咖啡,一边谈古城居民的幸福感。如果客人对自己的老宅感兴趣,他会兴致勃勃地领上他们,从一楼咖啡厅参观到三楼卧室。
喀什古城核心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后,阿布都米吉提·阿布都热西提预料到包括他家在内,古城家家户户的日子,都会因城市变美、街巷变美、房子变美而变得美滋滋。
正如他所料,随着喀什古城的改造,他和街坊邻居的生活水平上了不止一个档次。就拿阿图什巷来说,原本拥挤杂乱的自建房,变成了古韵氤氲、错落有致的景观建筑群。居民们把一楼当作门面房,自己创业或对外出租,一家人住楼上,每天隔窗欣赏画一般的生活环境。
布袋巷、彩虹巷、磨坊巷、吾斯塘博依街、汗巴扎美食街、布拉克贝希巷……在喀什古城主城区随意行走,13条主街及99条小巷布局灵活多变、曲径通幽,2万余户土木或砖木结构的民居鳞次栉比、结构多样。
改造后的喀什古城,居民脸上天天挂着笑容,游客总是忍不住凑到居民跟前合影。本地人和外地人,对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发出同样的赞叹:喀什,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喀什古城改造过程中,建筑上保留古风原貌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喀什古城景区管理委员会对外宣传科科长阿地力江·阿不都卡德尔告诉记者,目前,很多非遗被转化成了文创产品,有力推动了旅游业发展。而现代旅游业的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又促进了非遗系统性保护、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加强喀什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基础上,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融入现代生活气息,让古老城市焕发新活力。喀什古城改造循古向新、承古开新的效果,伴着新时代前进步伐愈加明显。
长期在古城生活的喀什地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卡哈尔·买买提明认为,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从现实角度审视现在的喀什古城,向新与循古之间非常协调。以布满街巷的店铺为例,带有“古城”“古道”“古巷”“古丝路”或“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等字样的牌匾数不胜数,而加工、营销方式越来越新。
“古城改造向新,是提升古城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需要;古城改造循古,目标也是如此。这几年,我和同行、学生关于古城的画作,都是古风元素和现代元素兼具,这样才能展现丝绸之路重镇喀什的昔日辉煌、今日繁荣和明日潜力。”卡哈尔·买买提明说。
保护与开创
“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考察时的殷殷嘱托,同样让万里之外的喀什古城改造者、保护者、开发者谨记在心。
政府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社会力量也纷纷参与到喀什古城的经济文化发展中来。喀什古城,不仅是当地居民创业就业圆梦的地方,也成为越来越多怀揣梦想的外地人寻梦筑梦之地。
厚重华美的挂毯和衣物,古朴无瑕的连廊和木梯,个性迥异的房间和露台,优雅独特的桌椅和摆饰……7月上旬,在喀什古城阿热亚路的一条小巷里,“斑马小姐”王莉花费一年多心血打造的“疆湖风墅”民宿,在氤氲的喀什气息中“惊艳”开业。
王莉本是北京的一位媒体人。2015年,改造后的喀什古城已开始大放异彩,并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她独自背着行囊来喀什旅游,遇到了另外一名背包客董诗才,对于南疆人文景观尤其是喀什古城的底蕴,两人有着共同的思考和见解。这位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感性女子,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辞职到喀什古城创业。
就这样,2017年,王莉和董诗才,以“斑马小姐”和“斑马先生”为网名和新古城人的身份,在喀什古城维吾尔族朋友的帮助和指导下,开了一间本地特色的文化空间“斑马公社”,后来又开起特色更为丰富的“疆湖书房”。店内经营的手工摆件、书画影集等物品,成为古城一道熟悉又新奇的风景。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中,每天都有五湖四海的游客涌入喀什古城,不少游客驻足王莉经营的文化空间,或翻看一两本意境悠长的图书,或带走一两件手工艺品,或在印有古城烟火气息的明信片上留个邮戳。当他们听了王莉的故事后,心中多了一丝钦佩和疑问:这种在地域空间、文化空间、生存空间大跨度的抉择,是一时冲动,还是笃定坚守?
“两者都有,都是怀着一颗向往诗意生活、追求古朴纯真的心,我和很多来到古城的创客,有相似的经历、共同的感触。”来自四川的创客亢翌说。2019年,她来到正欲打造民宿一条街的喀什古城,仅仅在巴格其巷转了一圈、入了两户,便生出扎下根来的冲动。在古城众多维吾尔族朋友的帮助下,没多久,古城的第一家民宿——丝域精品民宿开门揖客。
从湖南来的创客周星星和姐姐,与古城结缘于去年7月第一次来此游玩。看到古城改造后生意人的悠然快乐、游客的恬淡从容,姐妹俩游玩的重心变成了考察在哪条街巷开一家旅拍店。疫情挡住了她们回家的脚步,她们通过网络联系裁缝订做街拍服饰,招聘摄影师和化妆师,思考店面文化和运营方式。“我们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用‘湘疆’二字作为旅拍店的名字。”周星星说。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小小的喀什古城,民宿从2019年的3家发展到现在的110余家,旅拍店从2020年的2家发展到现在的160余家。经营餐饮、旅游纪念品的店铺和摊点数不胜数。无论是本地经营者,还是外来创业者,都有一个传奇的故事。
“百年老茶馆”,在古城的沧桑巨变中茶味更浓郁;“爷爷的爷爷的爸爸的馕”,代代传承馕香飘四方;北京一位画家来古城采风,干脆留下来边创业边创作;河南一个小伙来投资考察,和古城一名维吾尔族青年合伙开店……去年,曾在福建上过大学的迪力夏提·吐尔逊返乡创业,穿过一条条熟悉而陌生的喀什古城小巷,看到了满街新奇的店铺风景,也听到了令人心动的创业故事。
正如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迪力夏提·吐尔逊顿悟到,走进喀什古城,他和妻子何尝不是一道风景?大学期间,他与来自坦桑尼亚的女孩海迪雅相识相爱,2021年结婚后育有一子,过着平淡幸福的小日子。
喀什古城,最不缺的是网红打卡点,有时100米之内,能看到四五个围满顾客和拍客的网红店。“迪力和迪雅”咖啡店的开业,增加着网红店的密度。从小喝咖啡长大的海迪雅,带着店员磨咖啡、煮咖啡,迪力夏提·吐尔逊和哥哥打下手、招呼客人。客人到此,在品尝纯正非洲咖啡的同时,倾听咖啡店男女主人的跨国之恋故事,有的还和他们合影留念。
喀什市吾斯塘博依街道吾斯塘博依社区党总支书记阿丽米热·库尔班告诉记者,喀什古城呈现的游客变创客,创客参与古城创建的现象已很普遍,无论是游客在此游玩过程中临时拍板留下来创业,还是新老店铺遇到困难时执着坚守,都是为了圆美好的创业梦,而圆梦的基础是古城改造的成功。
“古城改造后,居民居住、生意人做生意都放心了;古城改造后,房子好出租了,租房人有了当房东的底气,承租人有了创业的激情;古城改造后,整个城区变得宜居宜业又韧性十足……”阿丽米热·库尔班说。
恬静与喧闹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的谆谆教导,不仅适用于发达的大都市,也适用于西部边陲城市。
城市的核心是人,喀什古城改造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关怀下,新疆坚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城市治理的方向。不少游客走进喀什古城后赞叹:这是一座有温度、有厚度的城市。
喀什古城是喧闹的。随时能看到西域风情的曼妙歌舞、街头手艺人的绝技表演、网红主播的现场直播、鱼贯而过的旅游观光车,随处能听到店铺摊点传来的叫卖声、手工作坊里的敲击声、运货小推车的轱辘声、操着不同乡音游客的说笑声……
喀什古城又是恬静的。土黄色的生土建筑群在阳光下更显静穆,仿佛与现代都市隔绝的街巷切换成了慢生活,商贩悠闲地干活或招揽顾客,游客散漫地进出自己喜欢的空间,巴扎上享用美食小吃的人随意聊天,街角空地上孩子们荡着秋千或踢足球……
“真是想不到,在祖国的西北角,竟然有这么一座闹中有静、动静结合的古城,这是一个值得心灵安放的地方。”7月12日,来自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牟华感慨道,这里有一种静若繁花的浪漫,是一种原生态的纯真。
对于喀什古城的无处不热闹、无处不恬静,深圳游客马晓君的感触是,人流如潮、商品满目的古城之所以令人心旷神怡,原因是底蕴丰富的建筑装饰、民俗文化、各色商品无限放大了游人的审美空间。古城大街小巷的每一个角落都很干净,和当地大人小孩交流,从热情而质朴的眼神中,能看到他们一尘不染的心灵。
“我喜欢一个人信马由缰地转悠,一天下来,能交很多朋友。”马晓君坦言。有时候,她喜欢在“网红巷”里被人群裹挟着前行;有时候,她在制作土陶或铜器的非遗传承人身旁站立良久,一言不发地用心交流。总之,她在古城逗留时间越长,越发感受到喀什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城市,有温度才有各种流量的热度,有热度才有高质量发展的厚度。
卡哈尔·买买提明在喀什古城内的布拉克贝希巷长大。他总结,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人来到古城,都能与古城的热闹和宁静产生共鸣,这源于古城在漫长岁月中沉淀下来的灵魂气质。首先,古城人有做买卖的传统。小时候,他和小伙伴们在父母的引导下,批发来每根3分钱的蜡烛,零售每根4分钱,培养自食其力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是古城人对生活的热爱。”卡哈尔·买买提明说,修建房屋时普遍使用木雕、砖雕等传统艺术,房前屋后种植花花草草等,都是居民热爱生活的体现。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个清运垃圾的人哼着歌快乐地干活,一个卖刨冰的人在调制时反复将碗中各种原料高高抛起。
城市的温度,来自民生温度。很多来到喀什古城的游客,喜欢先到喀什市老城区保护综合治理纪念馆参观。在这里,可以全面了解喀什古城如何华丽转身、温度倍增。
暑假期间,返乡大学生西热扎提·迪力夏提带过几拨客人到此参观。家住古城汗巴扎的他,结合展示内容和自身经历,将小时候住在危旧房屋里的窘境与现在的幸福生活进行鲜明对比。
通过西热扎提·迪力夏提的详细介绍,来自浙江的一拨游客更为直观地了解了喀什古城。当地人称古城改造是规模最大、设施最全、标准最高、环境最优美和资金投入最多、改造建设速度最快、改造方式最尊重民意的民生工程。
吾斯塘博依街道文明办干部古再丽努尔·吾布力阿西木从小在古城磨坊巷长大,古城改造时她正在外地上学。大学毕业后再回古城,看到变化的不仅仅是街巷房屋,还有居民的精神面貌。这几年,富起来的居民争当志愿者,发自内心地为古城建设发展服务,为游客提供便利服务。
开放与内生
“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把新疆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视察时的重要讲话,印刻在新疆各族人民心中。作为“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喀什,古城更是张开怀抱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
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早在汉代就是丝绸之路上最具活力的开放之城,东西方文明在这里碰撞,开放和包容是这座城市的鲜明气质。喀什古城,看似处处古韵流淌,实则始终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拥抱未来。
从古都西安到古城喀什,亭台楼阁与大漠绿洲相望,陶瓷丝绸与珠宝香料相列,驼队商贾与文人墨客相行……7月16日子夜,喀什古城盖孜尼其巷深处依然灯火璀璨、游人如织,卡哈尔·买买提明带着两名徒弟,将创作的《新丝绸之路》画作投影到一面墙壁上,描摹出一笔笔古风古韵。
“喀什古城一直是画家采风创作的理想天地。这幅画以古风插画的方式,较为直观地介绍了喀什古城是丝绸之路上的‘活体记忆’。”卡哈尔·买买提明说。从画面设计和绘画方式上不难看出,改造后的古城内涵和外延在全面升级。
在喀什古城生活,卡哈尔·买买提明从不同文化风格的街巷中,感受到随着时代的前行,古城像一个巨大的调色盘,涂抹出无限丰富多彩的画卷。走在深邃的街巷里,四贝勒烤串、老挝冰咖啡、西域印象烤吧、知味轩、蓝院子客栈……两侧店铺传递着跨越万里、连通古今的信息量,连脚下的砖铺路,每走一段便能看到喀什距离某地的标识:喀什距深圳4050KM、喀什距瓜达尔港2048KM……
在布拉克贝希巷开商店的阿不都海帕尔·阿不力孜介绍,古城改造之后,长长的巷子里从早到晚人来人往,想在这里做生意的本地人和外地人多了,原本无人问津的房子成了香饽饽。有些家庭把房屋租出去搬到高楼大厦居住。同时,走出去的大学生多了,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回来了,还有的去到更大的城市发展。
喀什古城西区的喀斯普巴扎,原本是专门加工销售笼屉的地方,如今发展成了产业丰富的商品一条街。街上的传家宝旅游纪念品店店主木合塔尔·居玛洪今年53岁,他的人生历程,与古城内涵不断提档升级息息相关。
木合塔尔·居玛洪家住千年古街吾斯塘博依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古城内房屋破旧,基础设施差,就业创业机会也少。刚开始做生意时,他到苏杭一带购买布料,带回喀什卖给巴基斯坦客商。1996年有了自己的店铺后,他可以不出门赚钱了。古城改造后,他的店面扩大了许多,一边做生意,一边依照自己的兴趣“淘”到一批又一批老旧物件,准备开一个民间博物馆。
木合塔尔·居玛洪和他的不少邻居,把古城改造后装修一新的房屋租了出去,为方便老人出门和上下楼,他们在古城外买了电梯公寓。邻居们除了过年过节互相走动,平时谁家有婚丧嫁娶也互相帮忙。“虽然住在不同的小区,但我们永远是好邻居,大家每次见面,都会聊起古城的变化。”
每天早晨,古城东门的开城仪式还没结束,便有一拨拨游客涌入游客中心,咨询到香妃园景区等附近景区景点怎么走。在游客中心实习的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屯尼萨古丽·热合曼,在导游讲解上得到充分锻炼的同时,也观察到喀什古城正以独有的魅力和强大的辐射力,带动着附近乡村和周边景区发展。“新学年如果有演讲比赛,我要好好讲讲喀什古城。”她说。
一间不大的门面房里,就业者总有喀什市或周边县的年轻人;一个不起眼的旅行社服务点上,罗列的旅游线路有八九条;一部正在直播的镜头前,主播介绍着在新疆一路旅行的点点滴滴;一场平常的演出活动中,穿插的是其他城市与喀什市的联动发展……喀什古城,这座值得品味的文化之城、品质之城,已然成为耀眼的产业之城、创新之城。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