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推动能源革命、践行“双碳”战略的新形势下,电能替代已成为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重点行业“降碳提效”的重要选择。第二届中国电气化发展高端论坛暨第三届电能替代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日前在北京召开。来自能源、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等行业的院士和专家,对行业节能减排、电能替代所面临的关键问题,电能替代领域的新技术、新模式等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能替代产业发展促进分会(以下简称分会)会长王继业在题为《新形势下电能替代发展转型与任务》专题报告中指出,消费侧电能替代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现阶段,电能替代主要面临着电网源荷不匹配、用电负荷冬夏“双高峰”特征越发明显、系统灵活性资源相对短缺、电能替代设备成本控制难等新问题。面对日益增长的电能替代需求,坚持源网荷储协同互动,加强源侧、荷侧的调节能力,推动清洁电能替代。坚持能源互联网思维和市场驱动,加快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解决用电价格、电能供给能力和电能清洁化问题,促进绿色能源高效利用。

在论坛上,专家们分享了各领域的电能替代成果及经验。在工业领域,大连理工大学专家指出,氢能兼具能量、物质双重属性,是发展新型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能源。在发展制、储、输、用氢能装备技术基础上,突破氢能与交通、工业、市政建筑跨领域应用网络耦合集成瓶颈,是支撑氢能发展的关键。东北大学专家说,在电制氢基础上,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反应可生成天然气,可将电转气看作需求侧负载的可调度资源,实现能源的跨时间和大空间转换,增强负荷侧的灵活性。

在建筑领域,天津大学专家说,提升建筑能源系统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和能源转换效率,是节能降碳的重点。太阳能+空气源双源直膨式热泵技术,是提升热泵能效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新技术,提升热泵在严寒和寒冷地区的运行能效,为建筑电气化水平提升和低碳化转型提供支撑。中国电科院专家提出基于“免增容、微增容、合理增容”的市政集中供暖电补热技术,旨在通过清洁供暖技术弥补热源侧“控制压减”产生的供给短板等。

在农业领域,山东电力公司专家分享了“山东经验”,即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建成680余个电气化惠农富民项目,推动乡村电气化“一方一品”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实现节能减排。中国农业大学专家针对不同农业生产场景能源种类、设备种类、能源使用形式等差异化特点,提出根据乡村具体条件、能源结构和生产特点,有针对性地推动电气化,建立以电力为中心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农村智慧供用能体系,促进农户降本提质、社会节能环保、乡村电气化发展。

在交通领域,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专家介绍了交通绿色转型发展的新要求,介绍了零碳服务区建设经验。华北电力大学专家立足电动汽车、港口岸电等用户侧储能技术,提出通过用户侧储能的市场化改革手段,创新用户侧储能的电能替代商业模式和替代方法,促进电力清洁化供应等。

据悉,中电联电能替代产业发展促进分会成立于2016年,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发起,国内能源生产商、能源服务商、设备制造商、设备集成商、科研机构、设计机构、高校、行业协会、投融资机构等组成。本次论坛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合11家行业协会共同主办,分会等3家机构共同承办。在分论坛中,围绕电能替代领域的新技术等进行研讨,工信部运行局巡视员朱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杨昆等出席了分论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