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北京报道

近日,江苏华靖资产经营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一期资产担保债务融资工具(Covered Bond,以下简称“CB”)成功发行,这是自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开展创新试点以来,全国落地的首单公募中长期CB。


【资料图】

据了解,为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于2022年5月正式推出CB。不过,总的来看,CB发行规模较少。

《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相比其他融资工具,CB对发行人以及底层资产要求较高、交易结构相对复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业内人士认为,CB前景广阔。

起步较晚、发行规模较少

江苏华靖资产经营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一期CB由南京银行发行,发行规模5亿元,期限2年。

记者从南京银行方面了解到,该笔债券的成功发行,有效盘活了企业存量资产,拓宽了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对发挥资产信用、降低融资成本具有积极意义。

2022年5月,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交易商协会正式推出CB,充分发挥资产和主体“双重增信”机制,激发市场创新发展活力,构建“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担保债券”双轮驱动的结构化融资体系,积极支持民营小微、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保障性租赁住房等重点领域,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质效。

中证鹏元指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市场CB已发行规模不超过100亿元,多采用私募发行且余额包销的模式,担保资产涉及保障性租赁住房、碳排放权、土地使用权、商业不动产等,相较于其他融资工具发行规模较少。

谈及CB发行较少的原因,中证鹏元结构融资部分析师、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张义斌向记者分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CB是相对较新的融资工具,市场对于这种融资工具的认知和了解程度相对较低,投资者对其风险和收益的认识也相对较少,导致其发展较为缓慢;二是风险较高,CB的发行人信用等级一般较低,主体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产品的本质是通过抵押或担保资产来获得融资,如果抵押或担保的资产价值下降或者出现其他问题,可能会导致债务违约,进而影响投资者的收益,因此,投资者对于这种融资工具比较谨慎;三是相对复杂的结构,CB是介于普通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之间的创新债务融资工具,相对于传统的债券,其结构相对复杂,需要投资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进行投资。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邱亦霖进一步补充道:“虽然在全球债券市场上,CB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债务融资工具,但是在我国的债券市场上,CB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另外,CB作为企业融资工具之一,企业融资需求等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其发行规模,2022年实体经济运行承受了一定压力,企业融资需求相对不足,信用类债务融资规模同比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如何推动CB市场发展?

受访人士一致认为,在金融持续发力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CB将迎来更多利好。

邱亦霖认为,伴随我国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在持续回暖,CB的需求会增加,迎来发展前景。

具体的,兴业研究信用研究高级分析师陈姝婷指出,CB在城投、地产等传统的信用债发行领域,以及绿色发展等新领域均有较大发展潜力,其中,城投和房企是较为典型的拥有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准不动产等资产的企业,CB可以推动相关主体盘活存量资产、拓宽融资渠道,并且政策也大力推动住房租赁担保债券的发展;同时,政策支持流通性较强、价格体系较为健全的动产和无形资产作为担保资产,如碳排放权等,目前国内首单碳排放权CB[22江西电力SCP001(资产担保)]已经落地。

作为一项创新试点产品,CB还存在更多完善空间。邱亦霖指出,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借鉴成熟的发展经验,进一步完善监管资本计量等方面的配套规则,提升对发行人和投资机构的吸引力,并且要提高市场的透明度,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最后,张义斌建议,CB的发展还需要一些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CB的发展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包括《担保法》、《债券法》、《证券法》等,以确保CB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支持创新,政府需要加强对CB的创新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新型CB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促进市场化,政府需要推动CB的市场化发展,降低其融资成本,提高其融资效率,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对CB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市场认知度,国内CB市场还在起步试点阶段,投资者对其核心特征和风险关注尚不了解,需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减少信息不对称。

“举例来说,目前已发行的CB产品交易结构均为抵质押模式,未来引入SPV可以更好的实现破产隔离,发行人和担保资产的种类也可以多样化。在CB产品试点初期,建议考虑加入加速清偿和交叉违约等预警机制,在发行人偿债能力严重恶化之前,启动提前偿付,保障投资人的切身利益。”张义斌指出。

(编辑:朱紫云 校对:翟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