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这周房企债券市场又是一场“xueyuxingfeng”,既有海外评级公司下调某头部房企评级,也有二级市场某头部机构抛售带来的市场恐慌。
机构投资有内部风控与投资约束,只要不是恶意打压价格,都无可厚非,但海外评级这件事情,就有点过于被渲染和放大,尤其是一些媒体标题为“下调至垃圾级”。
可能是从去年房企暴雷后,加上国内地产公司在海外发债规模比较大,因此海外评级机构的评级调整被国内投资机构所关注,这要是放在以前,国内投资人是完全不吃海外评级这一套。只是因为在海外市场发债用了海外国际评级,导致现在很被动。
其实海外评级机构跟国内评级公司差不多的问题,都存在评级虚高,尤其是在美国国内的信用评级,其中典型的就是当年的次贷危机,除了产品结构本身的问题,最大的根源就是评级机构评级方法的错误,没有客观揭示风险。
目前海外国际评级机构依然占据着主导权,如果要想进入国际债券市场,当下是绕不过去的。一旦你在国际市场融资的规模占比比较高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完全受制于人。不仅是因为评级会影响到再融资、融资成本、二级价格,还会影响到债券的提前偿付等条款,可能会成为企业债务的定时炸弹。
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债券市场,必须对这个有充分的认识,如何平衡好国内和海外两个市场。对于投资机构来说,还是应当做到以我为主,客观合理分析境外评级的影响。
上周首轮土拍结束了,相比上一次有改善,但离正常的市场节奏,还有一定距离。22城共计推出涉宅用地469宗,最终成交397宗,成交规划建筑面积3907万平米,总成交金额4969亿元,与去年首轮相比降幅超5成。其中,深圳平均溢价率为14.98%,是本轮热度最高城市;天津流拍与撤牌地块宗数最多,显出冷意。22城有8城底价成交地块宗数占比超过80%,土地市场热度较为平静。
民企地产公司参与积极性不高,主要还是央企和地方国企。2022年首批次,天津、无锡、武汉、宁波、福州、苏州、广州、成都等城市地方平台拿地宗数占比均超五成,无锡、天津、苏州均超七成。
22个城市中,民企在13个城市的拿地宗数占比不足30%。南京、深圳、苏州拿地企业中无民企获取,北京、厦门、广州、宁波、天津仅在一成左右,仅有合肥,民企拿地宗数占比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