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走进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标准化厂房,项目施工现场车辆穿梭、工人忙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在这里,时时都能触摸到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跃动脉搏,处处都可感受到项目快速推进的澎湃动力……

“宜春经开区不仅要成为推动宜春发展的引擎,也要成为推动全省发展的引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是宜春经开区的不懈追求。2020年10月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宜春经开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三新一高”部署要求,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不动摇,围绕“一年大提升、两年上台阶、三年站前列”的阶段目标,以“作示范、勇争先”的奋斗之姿,以“率人之先、敢为天下先”的雄心壮志,着力探索转型升级的“破题之举”,思考回答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寻找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科学路径”,奋力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交出了一份令人刮目相看的“经开答卷”:

——2021年,全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3家,工业营业收入预计净增100亿元,增幅预计列全省19个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宜春市第一位;1至11月,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3%,规上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02.9%,利润总额增速在全省国家级开发区列第一位,固投总额同比增长19.8%,其中工业固投同比增长30.5%,同比增幅均列宜春市第一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列宜春市第二位。

——2021年,围绕“4+2+N”现代产业布局,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5个,签约总金额497亿元。其中“152”项目9个,含“100”项目2个,“50”项目1个,“20”项目6个。

——2021年,是宜春经开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两个超百亿级项目落地经开,打造全球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样板示范区迈出了坚实一步。在宜春市2021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情况巡查测评中,宜春经开区勇夺全市第一名,取得历史突破。

…………

担当实干勇争先,昂首阔步开新局。一个个亮眼的数据昭示着,宜春经开区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已经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聚焦首位产业

筑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根基

2021年5月22日,国轩高科宜春锂电新能源项目正式开工。12月24日,宜春时代新型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项目暨宜春时代创投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开工。

宜春时代、国轩高科项目的落地建设,承载着宜春打造“亚洲锂都”的梦想,宜春打造国家级新能源(锂电)产业集群开启了新篇章。

宜春经开区紧盯“高大上、链群配”,围绕“4+2+N”现代产业布局,积极抢抓“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机遇,坚定不移推进锂电新能源首位产业,重大项目捷报频传,头部企业、链主企业相继落地投产,开创了全新产业格局。

宜春经开,言之有“锂”。在省、市高位推动下,宜春经开区半年内相继引进“双超百亿”项目,世界级头部企业宁德时代、国内头部企业国轩高科半年内相继入驻、开工建设,清陶能源固态电池2期9GWh扩建项目即将启动,哪吒汽车全年累计总交付量7万台、稳居造车新势力第一阵营,新能源产业初步呈现“三电一车”头部企业发展新格局,已形成150GWh动力和储能锂电战略新兴产业布局,产业地标持续赋能,夯实了强劲竞争力。

宜春经开区建立重大项目建设“五个一”服务推进机制和“三单一表”调度机制,全力推动重大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2021年,全区纳入省大中型项目18个,总投资125.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0.7亿元,全年实际完成投资52.9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29.9%。纳入全市重大项目40个,总投资295.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8.8亿元,全年实际完成投资122.1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23.6%。

不仅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加速落地、快速推进,宜春经开区还坚持扶优扶强,注重加快骨干企业梯次培育,大力实施规上企业“倍增工程”,启动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深入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升级工程,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上市,为园区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江西正拓牵手联美集团,计划总投资30亿元,扩建年产20万吨新能源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赣锋锂业总投资22亿元,扩建新增年产7000吨金属锂项目;中天智装总投资21亿元,扩建智能制造项目;万申制药机械等15家专精特新企业完成资本化;明冠新材、赣锋锂业、倍特力、宇泽半导体、苏强格等一批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增资扩产150亿元,产业发展态势呈现喜人变化,企业发展动力不断增强。2021年9月,在全省工业强省推进大会上,宜春经开区的发展变化赢得了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优化营商环境

释放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张力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集聚力、吸引力和竞争力,谁能抢先创优发展环境,谁就能掌握发展主动权。

在江西国轩锂电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忙碌不停、各类机械正加紧作业。“从项目开始施工到基建基本完成,用了7个月,到整个电池产业投产用了大约一年。这个速度在我们国轩的历史上是最快的。”国轩高科宜春电池项目总经理张伟说,“经开区成立了工作专班,在前期行政审批、后期项目投产等过程中,切切实实地帮助我们解决痛点和难点,推进项目的进展。”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的感受最敏锐;政府只有服务到位,企业信心才会加倍。宜春经开区正是用“服务指数”换来了企业投资的“信心指数”。

坚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该区对标一流、勇争一流,以永远不止步、一直在路上的劲头持续推进全区营商环境与服务效能大提升。着眼政策最优,2021年累计拨付财政扶持资金4.4亿元惠及189家企业,并安排奖补资金2967万元用于兑现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奖励政策;着眼成本最低,全年减免企业税收2.28亿元,并通过“财园信贷通”“科贷通”为90家企业共放贷4.395亿元,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着眼服务最好,政企圆桌会、营商环境“红黄榜”及专项特派员等服务机制密集出台,并得到宜春市委主要领导批示推广,特别是快速设立了“金巢、金都、金湖”三个组团服务办,把干部力量下沉,把企业诉求解决在一线,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着眼办事最快,全力承接省、市前后三批次赋权审批事项359项,取消调整证明事项58项,启动行政服务大厅智能化改造,试行政务服务全程“代办”,让“自己人”办“内部事”。

加快推动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点菜”,该区致力于服务理念更新、服务机制革新、服务模式创新,聚焦市场主体不同需求,推出“点菜”订制服务,着力打造更加高效、更加精准、更加惠企的营商环境升级版。

该区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问题,着力打通企业诉求收集通道,积极搭建“赣服通”经开区分厅,在线“点菜”便企惠民;围绕企业现实所需、发展所迫,密集出台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科技创新、智能智造等惠企政策,精心“配菜”优化服务;以企业诉求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结合实际精准分流、加快办理,精准“上菜”高效解难……

“饭菜”可不可口,从企业的发展中最能得到印证。宁德时代项目从洽谈、签约到奠基仅用7个多月时间,国轩高科仅用123天,“双超百亿”重大项目均实现“拿地即开工”。如今,集中力量、集聚要素、集成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精细、精美服务,以及“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帮办”成为经开区服务企业新常态,不仅赢得了企业好口碑,更是激发了企业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坚持科技创新

点燃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引擎

从“制造基地”到“智造中心”,这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更驱动着宜春经开区释放出更多的创新能量。

宜春经开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兴区、人才强区”,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持续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加快打造国家、省级科创台,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创新活力显著增强。

在位于宜春经开区的宜春市高层次人才产业园核心区,总投资2.5亿元的江西省锂电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暨中国宜春高新材料研究院正加快建设,实现了研发基地、人才高地、交流中心的“三位一体”,并按照“1+4”模式运营,即:“1所研究院+公共科研台、公共服务台、中试实验生产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个要素保障台”。目前,国轩高科锂电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已正式入驻该产业园,龙腾机械电气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共建的“应用超导工程关键装备研制联合实验室”挂牌成立……

该区坚持把打造高层次科技创新服务台作为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的关键举措和核心抓手,科创台实现量质齐升。宜春市高层次人才产业园首批签约项目达20个,全区新引进备案股权投资机构8家,助推企业全面对接资本市场,培育16家企业进入省“映山红行动”重点企业库。该区与盈科资本、红杉资本等头部机构深度合作,并积极对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大等高等院校,搭建政校企合作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科技+资本+台”产业发展新模式。

在宜春经开区,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宝弘纳米,是目前宜春市唯一的种子独角兽企业,这里有全球年产能最大的高纯氧化铝生产装置,还有全球首创的高分散活剂生产装置,申请专利达50余项;在第七十二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上,昌浩实业和霍夫曼研究院合作发明的“一种可杀菌自洁的纳米玻镀膜玻璃”喜获金奖;在2020年全球工程机械50强峰会上,中天智装荣膺2020中国塔式起重机制造商十强,获装配式建筑智能塔机行业标杆奖……一项项领先技术,勾勒出宜春经开区创新发展的思路,也展现了产业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该区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引导企业申报各项专利,发展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专注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企业,创新培育成果斐然。2021年,全区新增科技部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总数达到95家;新增种子独角兽企业1家、瞪羚企业2家、潜在瞪羚企业1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6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通过2021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企业3家;为23家企业争取“科贷通”贷款8100万元,累计争取“科贷通”贷款1.55亿元。全区R&D经费投入占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达2.7%。

产业的竞争,是人才的比拼,在强大的创新力量背后,是一大批科技人才的汇集。该区注重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一体推进,多次赴广东、福建、安徽、江苏、湖南等地开展人才招引和产业推介活动,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集聚园区。2021年,全区引进了江西省“双千计划”等省级以上重大人才10余名、热物理电化学专业的硕士博士高学位人才23名。同时,该区积极做好各类人才工程申报工作,全年共有16人入选市级以上人才工程项目,其中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1人,省级人才项目14人,市级人才项目1人。让高层次人才把心留住、扎根宜春,人才集聚的“强磁场”正在加速发力。

厚植为民情怀

共享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成果

宜春经开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合力攻坚补短板、强基础、优环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企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提升。

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始终站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压紧压实疫情防控责任,科学精准务实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牢牢把住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风险防控,完善固化了一系列常态防控机制及应急处突机制,有效确保全区确诊“零病例”。

民生投入务实高效。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增进民生福祉。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达9.3亿元,占比83%,同比增长48.4%;全区收到财政直达资金指标21个,总金额1721.85万元,分配进度完成率为100%,支付率达98.3%,综合排名全市第一。

功能配套稳步加强。宜商大道等5条主干道提质改造顺利完工;金湖公园、经都学校扩建和经都幼儿园新建等一大批民生工程建成使用;污水处理厂三期、电镀集控区改造、生活垃圾发电、厨余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辖区河流水质持续改善。

综合环境不断提优。该区坚持以文明创建为抓手,推动实行“五勤联动”工作机制,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推动道路标识全配齐、点亮经开“新夜态”,人居环境加速改善;抓紧抓实安全生产、污染防治、信访维稳,“安园区”建设持续深入,常态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经济社会大局安全和谐稳定。

强化党建引领

唱响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主旋律

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纵深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宜春经开区扎实推进党史学教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党建引领发展、促进发展、保障发展,主基调更鲜明、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政治生态风清气正,持续汇聚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同心合力。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2021年,宜春经开区深入学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宜春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教育、坚决抗击疫情、打好“三大攻坚战”,以坚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确保“两个维护”落到实处。

坚持创新方式抓基层强支部。持续深化基层党建“三化”建设,积极探索党群服务“五位一体”和“党建一家亲”模式,高标准打造了党建信息化指挥中心,深入开展开放式党组织活动,扎实推进1个街道和6个社区信息化试点建设,创建校企合作党建示范点9个,新成立非公企业党组织8个。特别是建立了企业党史教员制度,推动高校30名党史教员通过“1+N”的方式与97个企业党组织结对,有效提升“两新”组织党建质量。积极探索锂电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党建联盟,构建“1+1+X+N”党建联盟框架,通过抓运行机制、要素集聚、服务保障,着力打破企业的围墙界限,打通锂电新能源产业上下游,加快全链联动、转型升级步伐。

坚持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刻汲取案件教训,扎实推进“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持续深入抓紧抓实省委巡视、市委巡察及上级各类督查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坚持“三重一大”和“民主集中制”建设,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持续抓好领导干部、企业家、高素质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突出政治标准、“六个一线”选人用人,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加速提振,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稳固。

风正帆悬今又始,勇立潮头谱新篇。展望新的一年,宜春经开区正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负责的态度,秉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按照“宜春经开区不仅要成为推动宜春发展的引擎,也要成为推动全省发展的引擎”的全新使命和更高要求,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勠力同心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道路上展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