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应自觉担负起不向未成年人提供少儿不宜游戏的义务。过于惊悚的剧本杀游戏对未成年人有负面影响,故游戏开发者和运营者有必要把好第一道关口,净化游戏内容、删减不良信息。

封闭的空间、不同的线索、待解的迷局,充斥着惊悚、悬疑、刺激的元素。年来,网红游戏剧本杀、密室逃脱等让年轻人沉浸其中,受到不少人的追捧。但是,剧本杀也潜藏风险,充斥着惊悚素材的游戏未必适合未成年人参与,因此,对剧本杀游戏予以规范并为未成年人构筑起一道保护屏障,非常必要。

众所周知,未成年人有好奇、探索、寻求刺激的天,同时也有心理脆弱、抗压能力弱、情绪不稳定等特点。面向未成年人的游戏应适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不宜有过分惊悚、恐怖、暴力血腥的因素和情节,否则就容易给未成年人的心理带来刺激和伤害,甚至造成不可逆转、难以修复的阴影和损伤。有心理专家表示,如果剧本杀内容过于恐怖刺激,参与者又没有一定辨别能力的话,就有可能造成参与者对于现实和剧情的角色混淆,产生心理问题。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得有害于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需要标明注意事项的,应当在显著位置标明。营业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无论是从社会经验还是基本常识来判断,含有惊悚因素的密室逃脱、剧本杀类游戏都属于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娱乐活动,不该毫无限制、毫无保留地向未成年人开放。此外,从消费者权益保护角度出发,商家对消费者应尽有安全保障义务。如果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对消费者造成损害的话,理应承担赔偿责任;而向未成年人提供带有恐怖、惊悚内容的密室逃脱游戏,显然属于将商品和服务兜售给不适宜的消费者,商家应对由此可能产生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未成年人系限制行为能力人,即便其“自愿”参与该游戏,也不能由此豁免商家的责任。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商家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不能将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抛到九霄云外,应自觉担负起不向未成年人提供少儿不宜游戏的义务。过于惊悚的剧本杀游戏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故游戏开发者和运营者有必要把好第一道关口,净化游戏内容、删减不良信息。同时,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限制未成年人在正常学时间内接触该游戏,避免其长期沉湎于此。(史洪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