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记者根据阿里巴巴1688总裁余涌8月15日在阿里巴巴1688工业采购节暨ITES深圳工业展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最近我去深圳参加工业采购节,在一个工业主题的展会上,居然看到很多年轻面孔,让我心里十分兴奋。
不同于消费品,一直以来,工业品给大多数人的印象是机械、传统,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该领域年轻化的趋势还是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
中小企业能否健康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如今,采购批发行业的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客户都在迅速地年轻化,这背后是活力,而所有中小企业代表的活力正展现出中国制造的强大韧性。
近年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了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在这一背景下,数字化浪潮将如何改变B类生意?工业品领域的新需求、新供给、新趋势和新商机是什么?这是我在展会上被问到最多的问题。
(1688总裁余涌在深圳工业展上演讲)
小单化、多频次、轻定制是趋势
展会上,有个习惯了大订单的工业品工厂客户跟我说,很少在1688上接到百万元级的大单,经常是几万元甚至几千元的小单。他说,现在生意比较难,这些小单是有益的补充,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新客户。
其实这不是补充,是趋势。如果一个工厂每年几十亿元的生意,大订单和大客户对他来说就至关重要。但如果一年几百万元和几千万元的生意,小订单、多频次、轻定制的需求将是工厂未来生意的主流。
对于一个中小企业来说,柔性供应链和订单碎片化是趋势还是补充?理解的偏差会导致结果的完全不同。
比如,在1688上有一家深圳工厂,原来一直做标准件,随着同质化高、可替代性强,生意越来越难做。后来它将生产、库存、物流、售后服务全部根据小订单重新改造,结果是,别人做不了的客户,它能做,同时出货时间更短。同样一个订单,同样的报价,它的成本更低。
原来买家找到工厂,要跟业务员、美工、技术等多轮沟通,两三天才能定版。现在通过数字化工具,2小时能出样,24小时出厂,48小时送达客户手上。经过改造的工厂,原来净利润是5到8个点,现在是15到20个点。
未来工业品的买家将趋向非专业化,工厂与消费者的链路会越来越短,这不是波动、不是周期,是趋势。越来越短导致订单越来越小、越来越分散、需求越来越个性化。1688正在做的就是帮工厂从原来只能接大单,到未来能接小单。
工业品领域看趋势不看风口
整个工业品市场近一两年可以说一言难尽,受到各种冲击和压力,供应链的断裂和卡脖子问题尤为突出。
最重要的“卡口”是核心技术,一是底层技术,二是关键技术。其中,关键技术被卡脖子是我们最痛的。
对中小企业来说,首先要活下来,其次是盘活自己的老客户。有余力的可以练练内功,看一看趋势是什么。
消费品领域可以抓风口,比如露营,工业品领域则必须看趋势。趋势是一定的、长期的,风口是一时的。消费品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虽然目前需求呈收缩态势,但待经济大盘逐步回升,消费会随之反弹。与消费品不同,经济大盘的好转并不会为工业品带来反弹,它到达一个低谷后,只有迭代一条路可走。
从1688的数据来看,过去一年工业品高速增长,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发展迅猛,柔性供应链已成为制造业转型的布局热点。
(注:图中数据维度为商品GMV年同比增速)
制造业原来停留在代工阶段,净利润是10个点以下,碰到疫情下降到3、4个点,任何环节一折腾,马上干不下去了,再继续做大规模已无意义。所以,必须重构整个制造环节里面的所有链路,理解未来碎片化的订单是趋势不是风口。
1688工业品业务不只提供买设备服务,该领域所有技术类、专业性的服务我们都将逐步形成数字化的行业解决方案,反哺给中小企业,还要把整个工业品的技术、研发、认证等各种功能搬到线上。
1688处在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融合的节点,提供的是产业数字化的基础设施,用户可以把平台上的金融、物流、数据、渠道等服务融入到自己生意的毛细血管里。
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
纵观我国制造业,改革开放初期以及之后一段时间,我们的竞争力是质优价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从上到下的完整产业链。当前,虽然一些订单外流至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更便宜的东南亚,但我国几十年积淀下来的产业链优势依然存在,短时间内难以被替代。
我自己通过东莞和佛山的工厂定制过一个书包,包邮到家6块5,这样的能力,即使是人工便宜的越南也不具备。这是中国工厂未来的路。
越南背后的技术、工厂、资本、专家很多都来自中国,就像当年到中国来投资的外商一样。越南政府也在做供应链的规划和建设。往后十年二十年,越南的供应链会完善起来。所以我们要尽快构建新的产业竞争力,即大家说的“工业4.0”,本质上是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一方面是数字产业化,即数字经济发展催生出的新产业;另一方面是产业数字化,即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通俗地讲,产业互联网就是“数实”(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之后下的“蛋”。
新冠疫情加速了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升级速度、力度、深度和广度。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关键词是连接,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关键词是融合。
我在互联网行业二十年,以前还会在台上讲“互联网+”的概念,认为“未来一切都要被互联网+掉”,但到今天我反倒对传统行业有很大的敬畏心。你真正到了垂直纵深的领域里就会发现,它的专业性和沉淀,没有几十年是不可能替代的。
互联网并不是要把实体进行改造,而是更好地融合。在消费互联网往产业互联网转型过程中,线上线下将融合,B和C的边界会模糊,内贸外贸不再泾渭分明。
整个消费互联网是流量至上,换句话说即需求端驱动,未来产业互联网会向供给端转向,实现需求、供给双轮驱动。
原来讲互联网精神是“小步快跑,试错迭代”,产业和实体的精神是往下面挖一口深井并打穿打透,背后的精气神不一样,解未来的题目需要这两种精神合在一起。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