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总是以“教育改革者”的角色出现。
百年前,陶行知先生在萧山创办湘湖师范学校,注重乡村教育的理念,并作了创新与改革。时至今日,萧山要在湘湖畔建起湘师纪念馆,这本身就是传承改革与创新的旗帜。
这两年,萧山相继承担“互联网+义务教育”“大数据精准教学”“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劳动教育”等多项国家级、省级实验,可谓“改革味”浓郁。
今年,在全省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时代框架下,萧山再次开启“改革之锚”,聚焦优质均衡,全力建设“美好教育”示范区,奋力开创“全市率先、全省领先、全国争先”的教育发展新局面。
萧山在探路,它要真正破题的,是教育中的每一位参与者,在城与乡,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美好教育新风景、美丽乡村新地标”或许恰到好处,这是理想,更是路径。
共生共荣 共享共融
日前,浙江省教育厅公布15个区域案例、59个学校案例为浙江省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区域和学校典型案例,萧山案例《“帮”在难点 “扶”在堵点 “助”在要点——城乡共建型教共体“同步课堂”的区域推进案例》获全省区域典型案例评比第一名。
“萧山案例”标题中的难点、堵点、要点,其实就是“萧山经验”。这两年,萧山积极探索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城乡学校教育共同体建设。萧山教育局高中和义务教育科科长董柯锋认为,“萧山经验”一个重要落脚点,是“因需而设、精准帮扶”。
比如青年教师成长方面,高桥初中就与七所城乡学校组建“朝阳学习共同体”,这是一个开放、共享、创新、协作的混合学习空间,能时时学、处处学、人人学。该教共体同时采用“共生”模式,即文化共生、管理共进、教研共溶、资源共享、考核共融,真正实现了“1+N=1”的运作逻辑。
改革从来都需要“高一格站位、深一度思考、先一拍变革、宽一层行动”。2021年5月,萧山全面启动“1+8+X”的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运行模式,覆盖全区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全体学校。这当中,有“名校+新校”、“1+1”结对、“中心+中心”引领,也有“点对点”联动。每一种模式所聚焦的,都是优质高效。
“这种架构模式,意味着全域、全员行动。”萧山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要开创“全市率先、全省领先、全国争先”的教育发展新局面,必须以“翻篇归零”的定力、“翻山越岭”的毅力、“翻陈出新”的魄力,来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三年行动计划。
接下来,萧山教育干部和教师将在城乡间“大流动”。仅2022年,就要双向交流100名教师,为乡村教育注入“优质”力量。
而城乡共生,也使得萧山教育质量得以“大跃升”。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萧山在浙江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排名中,从全省54名,跃升至18名,首次进入全省第一方阵、A等行列。
数字赋能 全链改革
萧山教共体案例拿到全省第一,并非偶然。这背后有萧山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数年耕耘。
对于“教育信息化”,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河上初中校长钟海平或许是“武林高手”。2020年疫情期间,教了20年初中语文的他在喜马拉雅APP上“开课”,提供《儒林外史》《简爱》等中外名著的阅读与赏析。其中仅初中生名著阅读指导一栏,就有51期,每期10分钟。2021年9月,他登上萧山版的“喜马拉雅”,上了一堂主题为《记承天寺夜游》的同步课堂。
这其实是萧山依托全区“教育超级大脑”智慧教育大数据平台而开设的应用场景“美好教育云平台”,它有天天直播、同步课堂等子场景,特别是打通了省市区三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汇聚了36万余个课件资源,总访问量近30万人次,并在全省率先实现同步课堂系统全覆盖。
这无疑是“教育大脑”的链式效应,也让城乡教育“零距离”。作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改革试验区,萧山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全区“一号工程”,与浙大、科大讯飞、先临三维等组建“美好教育联盟”,促进教育数字资源供给方式的变革。在2021年浙江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中,萧山在八个方面的评价中,获得四个全省第一,包括基础性发展指标、顶层规划、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应用、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等,信息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无疑,萧山在教育信息化改革上抢先落子、蓄势而发,接下来也将聚焦全链抓改革。比如建成覆盖小学三年级到高二学生的9个年级的“微课云集”同步辅导资源库,构建一万名教师共创录制打磨、十万学生受益学习的良好生态圈。另外,AI虚拟老师也将走进课堂,数字化改革将进入城乡教育均衡的方方面面。
各美其美 各显其能
破题城乡教育不均衡问题,很多时候需要换一种眼光,就能重组更多“美好”。
比如劳动教育,萧山世纪实验小学教学楼顶楼是种植基地、地下车库是农具展,身处城市CBD,这是恰到好处的安排。但在广袤的乡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所有资源都能成为学生的真实大课堂。
某种角度看,这是“空间大小”问题,也告诉我们,城乡教育之变要跳出传统观念的束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学校优质师资与生源向城市流动的速度在加快,这不可避免,但“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精、小而特”或许可以重组乡村美好教育。
正如萧山美丽乡村驻村规划师林科达说,与城市文化教育相比,乡村文化教育是有其独特之处。乡村教育可以因地制宜,把乡村的氛围和乡村孩子的素质教育融为一体,挖掘出乡村教育的优势,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们懂得热爱乡村,热爱大自然,也激发了孩子对美的一种追求。
而“河上现象”就非常典型。作为萧山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河上镇2020年8月与浙大教科品牌合作办学,由其整体托管当地一所初中和两所小学,同时引入名校长、名教师等教坛领军人物,同时通过导入地域文化等,重建了教师、学生、家长对乡村学校的信心,让每一位参与者各美其美。
还有衙前二小占地3400多平方米的劳动实践基地“百草园”,以“耕读文化”链接语文、艺术素养、自然科学等学科资源,让学生在“耕”中发现蕴含的智慧,更让学校实现了逆袭。
楼塔镇小校长楼晓城评价说,面向未来,努力建设学生有味、教师有梦、校园有魂的乡村学校,共同富裕之乡村教育就在前方。
的确,在最美的小镇,做最好的教育。“小而美”要成为一种行动自觉,通过这一场试验,让乡村学校成为美丽乡村的新地标。2022年,萧山将着力推进“小而美”、“小而优”的项目建设,提升11所相对薄弱学校的整体环境。而在今年的萧山教育十件实事中,涉及城乡教育均衡的,就占了7项。
从“大而强”到“小而美”,这无疑是对城乡美好教育的重构和再构,让诗和远方更好地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