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和债市调整之际,许多市民发现,不少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净值低于1元的情况。事实上,市场上已有2000余只银行理财产品净值跌破1元。
一向以“稳健”示众的银行理财产品为何频频破净?投资者应如何正确看待呢?
理财不保本?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回撤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银行理财行业净值化转型基本完成。银行业理财登记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显示,截至2021年底,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到29万亿元,保本理财产品规模已由资管新规发布时的4万亿元压降至零,净值型产品存续余额26.96万亿元,占比92.97%。
3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大面积净值回撤,部分产品累计净值已跌破初始净值。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3月23日,累计净值低于面值的理财产品已有2000余只,在存续期理财产品中的占比超过6%。从产品类型看,除了固收以及“固收+”品种,混合类和股票多头策略品种也不同程度受到冲击。
记者从厦门某国有大行理财经理处获悉,最近一段时间,部分权益类资产占比较高的银行理财产品确实出现一定程度的回撤,有的净值跌破1元。不过,该理财经理表示,除了正常的到期赎回外,暂时没有出现理财产品的赎回潮。
为何会破净?
受权益类资产下跌影响
即便在2018年净值化转型后,理财产品收益也保持了相对稳健,为什么近期出现这么大的净值波动?
公开信息显示,在地缘冲突、美联储加息等影响下,3月中上旬A股持续下跌,一度失守3100点,在3月16日金融委释放积极信号后有所反弹。债券市场指数近期也出现下跌。
“一些理财之所以比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利率更高,核心原因就是投资了债券及少部分股票。在资本市场整体下行的状态下,这种理财产品虽然相对亏损不像股票型基金那么大,但整体压力也不小,因此出现跌破净值的现象。”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
银行理财经理表示,债券市场收益的下跌应该能在短期内缓解,但目前股市下跌仍比较明显,后市难料,因而主要投资于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预计未来有所改善,而投资于股票等权益类资产的产品收益何时改善,则取决于股市何时反弹。
事实上,资管新规后,理财产品估值方法和净值型披露方式发生了改变。以前的摊余成本法可以人为调节,让产品净值看起来十分规整;而如今运用市值法,资产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反映在净值上。产品净值阶段性的回撤并不意味着产品到期会出现实质性亏损,是否正收益,只有到期时才能真正展现。
财该怎么理?
购买时辨明风险分散投资
在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大的趋势下,市民应该怎么投资理财呢?
银行理财经理表示,购买理财产品时,投资者一方面要了解各类产品的风险等级和收益情况,并与自身的风险偏好相匹配;另一方面要根据自身对资金的灵活性要求,选择相应期限的产品。比如最近就可以回避短期的理财产品,因为到期时市场波动可能还没结束,不确定会不会影响到本金。如果能承受一定风险,建议分散投资,同时配置中长期理财产品。
此外,如果市民不能承受风险,可以考虑结构性存款或大额存单,较为保本。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最近不少市民青睐现金类理财产品,流动性强,收益率高于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在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