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资料图】
9月7日,全球环境科学家大会暨第七次全球环境展望第二次作者研讨会主论坛在上海召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代表齐聚一堂,共谋全球环境治理大计。
作为本次大会的核心分论坛之一,2023世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能源可持续发展平行分论坛同步召开。本次分论坛由同济大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主办,同济大学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承办,21世纪经济报道协办,吸引了来自政府、高校、协会、企业等百名中外嘉宾,共话全球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在本次分论坛上,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发表了题为《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的主旨报告。
近些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世界气象组织宣布,今年的7月成为自1940年以来最热的7月。种种异常的气候现象反映出,全球必须行动起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应对挑战。
许小峰在谈及气候变化的背景时提到,早在1824年,法国著名科学家傅里叶就首次提出地球大气层的隔热效应。此后,诸多科学家相继验证和完善这一理论,进而发现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
一些实质性证据更是证明了气候变化的存在。例如,著名的基林曲线提供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加的重要证据:第一次测量平均浓度为315ppm,2022年5月已达421.57ppm。
获得了20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日本气候学家真锅淑郎则通过复杂的动力模型揭示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如何导致全球气温增高的物理机理。
许小峰表示,从科学认知、检验印证、模拟计算到系统思维,人们对温室气体对全球温度的影响和全球气候变化机理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即人类活动确实可以对气候环境造成显著变化。“若无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是-18度,而非现在的15度。”
随着全球平均温度的不断增加,2022年夏季北半球发生破纪录的高温热浪事件。而高温事件之后,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在今年又经历了最潮湿的7月。“无论是从全球还是中国,都可以看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情景。”许小峰表示。
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意味着什么?许小峰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当量化分析确认极端事件出现频发态势时,令人担忧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是否出现了系统性改变,或用大众化一些的概念来描述,我们的生存环境是否进入到了不利的‘新常态’”。
许小峰注意到,最近,世界天气归因组织(WWA)的科学家评估了气候变化在多大程度上对北美、南欧和中国三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七月极端高温的可能性和强度。结论认为,热浪是最致命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与热有关的原因,且目前的全球死亡率数字很可能被低估。
“如果没有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这些高温事件将极为罕见,甚至不会发生。”该组织得出的结论进一步认为。
那么,频繁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否意味着地球气候系统在走向另一个坏的平衡点呢?在许小峰看来,这是当前人类社会无法回避且最需要关心迫切解决的问题。
在分析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之间的关系时,许小峰表示,从新能源发展需求,到资源、生产、应用等各个环节,都与气候密切相关。“研究能源转型问题,要注意气候因素。”
“全球和我国能源转型确实已经取得显著进步和成效,但达到实现绿色转型、低碳发展设定的目标尚有很长的路要走。”许小峰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