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小区被封了。”(网友@K模仿卡夫卡《变形记》)
●“就这样棉签追着嗓子眼,口罩追着我们的脸、我追着被疫情偷走的那三年,我们迎来了2022年的春天。”(网友@面汤真好喝 模仿莫言《生死疲劳》)
●“今天,学校封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我收到辅导员的一封电报:‘一点封校。只进不出。全员核酸。’它说得不清楚。也许是昨天封的。”(网友@沈辰 模仿加缪《局外人》)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这核酸检测捅得深沉。”(网友模仿艾青《我爱这土地》)
一场疫情“倒春寒”令3月徒增了几分阴冷,同时也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波热腾腾的创作风潮。诗人、小说家、散文家等名人的金句名言、经典作品被正在经历疫情的人们,重新解码改编,进行二度创作。
如何看待这场横空出世的“疫情文学”热潮?
生活需要浪漫主义
——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学生 关紫怡
以柔克刚,是浪漫的底色。“疫情文学”是在用诗意与疫情作斗争。
正如郭沫若所说:“文学是社会现象经过创造过程的反映;反过来,社会要受到文学的创造性的影响被塑造。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虽然“疫情文学”大多是对现有文学作品的改编和仿写,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但它也反映了疫情之下部分国民的心声,让我们看到虽然目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但人们都能积极地配合防疫工作,在受限的生活里找寻乐趣,学着自洽。
浪漫主义最重要的就是抒发情感,而“疫情文学”就是一个情绪出口,人们通过这个出口释放内心的焦虑和茫然,同时也传达了希望疫情能早日结束的美好期愿,从而在社会上促动形成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
虽身处泥潭,而心仍流淌诗意
——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学生 韦成阳
疫情防控已经步入常态化,在可预见的将来,人们还要和疫情共生很长一段时间。如何正确看待疫情,以乐观态度接纳疫情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显得颇为重要。
“疫情文学”的复兴让我们看到网友颇负创造性的一面,网友们将“健康码”“新冠”“核酸检测”等现代词汇融入到曾经的文学以及影视作品当中,实现跨时空的文本联动,既有对疫情的调侃与戏谑,又不失对未来的乐观与豁达。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做。在苦闷的隔离生活中,人们需要宣泄感情,获得精神慰藉。在调侃与戏谑中,网友通过文字找到了情感的共鸣,也让自己以更豁达的态度去面对疫情。这也许就是文字的力量吧,虽身处泥潭,而心仍流淌诗意。
“疫情文学”的热潮也许会退去,但人们抗疫的从容、决心不会消失,用文字相互鼓励留下的余温也不会轻易消散。“凡杀不死我们的,必将使我们更加强大。”
一场苦中作乐的文学创作潮流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学生 魏筱溪
面对“疫情文学”的兴起,有人说,这就是一场毫无营养的闹剧,将疫情下的社会情境融入文学作品中,不仅让文字显得生硬,所表达的含义也肤浅无比。
但在我看来,这种疫情下限定的“黑色幽默”,也算得上是一针应对当下低沉社会氛围的强心剂。不论是网民的创作激情,还是围观的高涨情绪,都能增强人们抗疫的凝聚力,这些文字和声音跨越时空,将大家团结在了一起。
“疫情文学”诞生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即百年一遇的全球性疫情,因此,它具有极其特殊的代表性。它描述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风貌,表达了疫情之下人们的复杂心情,那是一种掺杂着孤独、焦虑,无奈却又乐观、积极,充满着自救意味的心情。
疫情之下,励志暖心的故事并不稀缺。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基层工作者,大家都是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工作。也许你无法成为逆行英雄,但可以做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网民,用简单的文字传递温度和力量。“疫情文学”的火热还在继续燃烧,用朴素的文字搭建了一处跨时空的心灵避难所。
疫情时代的特殊表达,不必过分苛责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生解娅萱
有网友提出,这种疫情创作无非是“照葫芦画瓢”,只具有迎合性和模仿性,而无作者自身的创作情感与表达,俗烂的玩梗也缺乏实质性含义;也有人担心“疫情文学”的创作是对经典作品的亵渎与不尊重。
但我认为,“疫情文学”是疫情时期的一种新型表达形式,其本质还是疫情背景下反映普通民众情感与心理状态的幽默表达,具有一定时效性与短暂性,并不具有长期性与过高的严肃性,其情感共鸣也只存在于特殊的疫情时期,与传统性与规范性文学相去甚远。因此,只要警惕过于恶搞的倾向,心怀对经典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的敬畏心,明晰幽默与调侃、改写与歪曲、表达与亵渎的界限,玩梗适度,无伤大雅,便不必过分苛责。
“疫情文学”在宏大的灾难叙事之外,展现出“世界给我以疫情,我回疫情以幽默”的乐观姿态,为全民抗疫增加调味剂,也在经典文学的幽默化改编中展现出一种“正能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精神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