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洪涛 刘涛

本报通讯员 徐峰 张栋梁

有效解决“十年拆迁难”“农家乐留客难”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200多件,化解房地产(物业)领域问题560个,累计开展“为民协商”3600多次……近年来,泰安市岱岳区遵循“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原则,创新开展“为民协商”工作,推动民事民办、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有力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资料图)

当地从体制机制入手,强化顶层设计,成立区“为民协商”领导小组,所辖11个镇街497个村(社区)均成立“为民协商”议事会,构建形成了区委统领、政协搭台、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全领域协商体系。

加强平台建设,推动区、镇(街道)、村(社区)及区政协相关界别设立“为民协商”议事厅512个,全部达到有场所、有标识、有制度、有设施、有活动等“十有”标准,为实现“遇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提供场所支撑。

发挥政协协商层次高、影响大、规范性专业性强的特点,岱岳区政协既“搭台”协调又“装台”服务,实行政协领导联系点制度,467名市、区政协委员下沉到村(社区)参与协商议事。

围绕“协商什么、怎么协商、协商成果如何转化”,岱岳区规范程序、管控过程,开展商前、商中、商后链条式协商,确保协商实效。

商前定题聚焦准确。岱岳区创新“六议六不议”制度,采取党委政府点题、“两代表一委员”荐题、群众出题等方式公开征集,对征集到的议题,议事会研究筛选,定期报党组织审定,让议题既紧贴群众,又紧扣各级中心工作。

商中议事力求透彻。岱岳区制定“十条”协商纪律和“八步”工作法,确保主体平等、充分表达、真诚协商。为强化议事效果,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群众代表、专家学者、利益相关方等参加,进行思想碰撞,多方听取意见,必要时反复协商研究,直至达成共识。

商后转化注重实效。岱岳区推动协商议事会将协商成果及时报同级党委政府,对社会公开公示,并持续跟踪问效。同时,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组织群众对协商结果进行评议,确保实现真协商、真落实。

为不断提升群众参与度,岱岳区还创新建立智慧平台,推广协商二维码,实行群众扫码点单、区级派单、各平台接单办单、社会评单的闭环管理,实现了基层协商“码上办”。

以协商听民声、汇民意,助推民生改善。岱岳区还创新开展了“为企协商”和“房地产(物业)领域协商”,拓展了协商领域,增强了协商实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