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经济的升温,催生宠物险热度攀升,多家保险公司都推出了相关保险产品。但这一新兴的保险品种依然面临着渗透率低的窘境。究其原因,宠物险存在着理赔流程复杂、条件界定难、理赔周期长等痛点。
“从网上买的宠物险,申请两次理赔都被驳回了。”一提到近期的理赔经历,白领郑女士就很生气。她为自家比熊犬“公主”购买了一份宠物医疗险,理赔经历却让她筋疲力尽。
原来,郑女士带患上皮肤病的爱犬前往定点医院治疗,共花费480元。她把诊疗单、发票清单等材料上传等待理赔,6天后收到回复称审核不通过,原因是被判定为复诊。“明明是第一次看病,怎么就说是复诊?”再三申诉下,她才被告知,宠物医院将处置费用的30元归为复诊30元,导致理赔不成功。在她看来,自己购买的这款宠物险理赔条件不明确、理赔流程复杂、审核时间长。
记者在某投诉平台搜索“宠物险”,投诉有三百余条,绝大多数都是拒赔案例。仔细翻阅这些投诉帖,“符合条件,但拒绝理赔”“要求出具刁钻资料,拒绝理赔”“宣传与实际不符”等都是消费者常见的吐槽。
用过宠物险的用户吐槽不断,让更多“铲屎官”对这类保险持观望态度,也让宠物险陷入“叫好不叫座”的窘境。
据了解,截至目前,平安产险、太平洋保险、阳光财险、大地保险、众安保险等保险公司都已纷纷入场,推出各种宠物保险产品。从产品类型看,主要包括医疗保险、责任险、意外险,以及宠物被盗保险、托运险等。然而,与旺盛的宠物医疗健康需求相比,中国宠物保险市场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有行业数据显示,相比部分发达国家高达40%的宠物保险渗透率,我国目前宠物保险渗透率不及1%。
一位险企工作人员透露,宠物身份识别难、医疗数据缺失、宠物医疗市场乱象频生等,都对宠物险的普及造成了阻碍。比如,同品种的宠物长相极为相似,凭借简单的文字记录很难区分宠物“身份”,这导致不少宠物保险存在漏洞,“骗保”事件常有发生。
与此同时,宠物医疗系统不规范,难确认宠物医院的收费标准是否合理;缺少医疗数据,保险公司难以对赔付率进行把控……这些因素的驱使下,保险公司不得不做出一些应对措施,比如降低保险额度、提高免赔额、限制理赔项目、规定就诊医院等,劝退了不少本想尝鲜的“铲屎官”。
宠物险未来要想不断发展,还得解决理赔流程复杂、条件界定难、理赔周期长等痛点。(记者 潘福达 实习记者夏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