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刘妍

癸卯农历新年,国家级非物质遗产英歌舞被群众亲切地称之为“中华战舞”或“中华街舞”。它以其独有的奔放、热情,富有活力成功破圈;其动作洒脱阳刚、阵势英武、震撼且有张力成功出圈。英歌舞热情流畅,其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叙事,充分展现家国情怀、爱憎情感等内核元素。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群山拥其北。”在这片神奇的南中国海之滨,聪慧有灵性的潮汕人民,以艺术的创新形式继往开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级非遗英歌舞传承并传播到海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艺术的变革与赋能。


(资料图片)

本篇摄影 黄逊彤

一、英歌舞的前世今生

内秀精明、温和婉约是人们对潮汕人的传统印象。他们根深蒂固的基因里,出人头地的方式,第一选择是读书,第二选择是经商。癸卯农历新年,潮汕的英歌舞彻底推翻了人们的旧印象。

英歌舞以短视频的传播方式,对无数人心灵,产生了震撼和视觉冲击。其火速出圈,燃遍全国,民心民情备受鼓舞。五湖四海的全国各族群众,千里驱车,飞奔广东,直抵现场,一睹英歌舞的真容。被称为“中华战舞”的潮汕英歌舞充分展现了潮汕人威猛豪迈、正义浩然的另一面。旧和新,老和潮,这两对矛盾体,在这个流传了三百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竟没有一丝违和感。“南舞北相”的英歌舞,流行、发源于潮汕地区,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2006年,潮汕英歌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 起源

英歌舞的老与旧是时间和历史的积淀。其源头可追溯到明朝中期,甚至更久远。早期的功能是祭祀、请神、娱乐等作用。

英歌舞大致由两部分构成,音乐和舞蹈。叙述的故事主要围绕水浒英雄108将,梁山伯好汉劫持法场的故事展开。“英哥”称“因歌”“莺歌”“秧歌”。

演员都是业余的,平日里从事各行各业,既唱歌又载舞,戏服着身,脸谱上脸,双手各执一短棍或小鼓。伴随着潮州大锣鼓,舞者欢呼雀跃,威武雄壮。

潮汕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潮之州,大海在其南,群山拥其北”,古代交通极其不便,航海业受气候影响和制约较大,南岭与南中国海作为自然屏障,阻碍了潮汕地区与中原地区往来,两地经济、文化交流甚少,千百年来是罪犯和贬谪官员流放的“南蛮”之地。英歌舞在潮汕地区的普宁、潮阳、潮南、潮庵等地盛行,村村有专属的英歌队。而英歌队的展演舞台是厝前巷口村道,名副其实的中国民间街舞。英歌舞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载体,呈现了潮汕人民的心理、性格、审美情趣、人文风俗等文化现象,同时其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则反映出潮汕人民的性格、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

潮汕地区历史上有三次大规模移民。

古时,这里是百越中闽越族人的生息繁衍之地。秦以后,陆续有中原汉人迁入。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伴随着的都是痛苦的记忆:西晋“永嘉之乱”、唐朝“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乱”。战乱、派系争斗等非不可抗力的人为因素迫使中原人大规模迁徙。离开了才是故乡。思乡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历史上的两大永恒的文学母题。

移居至潮汕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潮汕形成了浓厚的宗族观念。现代社会,潮汕地区许多乡寨都是同一姓氏族群居住,许多祠堂也都是同一姓氏祠堂。正是这样强烈的宗族观念,英歌在传承中有着“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风俗。虽说现代社会“巾帼不让须眉”,个别地区建立女子英歌队,女性自身受力量、体格等先天因素影响,走街串巷表演时,某种程度上少了力与美的审美情趣。

2. 发展

上行至唐宋年间,潮汕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受中原文化背景影响,融入了不少中原汉文化。唐宋又是舞蹈的黄金时代,中西方舞蹈大融合,戏曲元素的舞蹈也得以大发展,舞蹈戏剧性的增强,对中原戏剧戏曲元素形式的融合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从元朝杂剧繁荣、明朝戏曲发展,至清朝中期,潮汕民间戏剧歌舞活动随之在民间活跃,英歌舞广泛用于祭神、娱神,或百姓自娱。明万历阮以临《普宁县志略》卷七“风俗”称“欣欣知诵弦歌矣”。清蓝鹿州《潮州风俗考》载“游神赛会一年且居其半,梨园婆娑,无日无之”;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 年)潮州知府吴硕勋的《潮州府志》卷十二“风俗”载:“农者春时数十辈,插秧田中,命人捶鼓,每鼓一巡,群歌竞作,连日不觉,名曰秧歌。”

不同历史时期,潮汕英歌舞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贡献。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英歌舞的队伍逐渐壮大,几乎在普宁、潮阳等各个镇、乡、村都有自己的英歌舞队,队伍最多时期达到150多支队伍,有些队伍还参加过省市比赛及演出,名声远播。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南山的英歌队伍在天安门广场进行表演。2006年,潮阳的英歌舞先后被广东省和国务院颁布为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 艺术特色

英歌舞的表演有既定的程式,通常由“前棚”“中棚”“后棚”三大部分组成。

前棚为男子群体舞蹈,中棚是戏曲片段和表演唱为主,后棚是以武术表演为主。前棚的表演人数,各队不一样,有的24人,有的36人,或者72,多者108人,这其中36人和72人就是俗称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英歌舞在演出前要先集体拜祭田元帅这种习俗保留至今,领队要带领队员逐一祭拜并上香磕头或者敬礼,祭天祭地,告知祖师爷祈求本次表演活动可以平安顺利。

在表演行为的实践过程中,所有的参演演员要描摹独特的艺术人物形象的脸谱映像,并且要按照梁山泊英雄好汉的形体与性格形象展开艺术人物造型,要求在确有必要的实践条件下,指令所有有关的舞蹈表演演员穿着武士服,实施实际是英歌舞艺术表演的实践行为。

表演时队列形态往往变化繁复,有“双龙出海”“猛虎下山”“麦穗花”“田螺圈”等都能动态的图形样式,英歌舞的表演过程中演员的实际的动作套式亦具有五花八门的艺术描述特征,在一般的描述性条件情形下,一般情况之下有“布田”“洗街”“旋槌”“槌花”等形态各异、视觉观感跳荡起伏的舞姿动态变化情形。

(1)音乐

英歌舞首先是“歌”。潮汕音乐是南方民间音乐的典型代表。除了历史潮流的文脉、风气、习俗等影响外,潮汕音乐主要受到了福建南音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音律行进与发展过程中两者具有在声调起伏方面的相似性特征。时至今日,依然有一个流派分支的潮州音乐是在一只古老的福建南音音乐流派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

这种发展渊源在一定的历史层面上体现了潮州音乐文化的古典音乐艺术来源背景。潮州音乐的音律特色是七律音阶式,它是基于隋唐时期的五声音阶体式发展而来的七声音阶体式,它的乐谱记录形式处在潮州地区流行之外,还比较广泛地流行于福建闽南一带的民间地区。潮州音乐的乐曲结构模式以及演奏方法有着极为明显的唐宋古乐的艺术描述性特征特点。

(2)舞蹈律动

英歌舞的舞蹈律动部分分基本动作和流动舞蹈动作。基本动作如耍槌花、双手耍槌花、竖击槌、斜击槌、双抛击槌、双抛击槌、削击槌、镖槌、背槌等。

耍槌花:手握英歌槌中间部分,用手腕以八字绕动,同时中指、无名指、小指挑槌,使槌花形成立圆,通常转动一圈或者连续转动为主。

双手耍槌花:双手握英歌槌中间部分,同时双手手腕八字绕动,形成立圆,通常以连续绕动为主。竖击槌:基础绕动和单一槌花使法儿一样,以右手向上为例左右手向上向下进行交替槌花,双手经过胸前位置进行击槌,向上槌花在最高处进行一圈绕动向下的手自然向下。

斜击槌:准备双手在右跨前,右手用槌击打左手槌,双手顺势斜线左前上方,左手在同时进行槌花一圈,双手同时落在座跨前,进行反复交替。

双抛击槌:双手握槌从双跨旁向上方甩抛并且击打,随之顺势槌花,再甩回击复原位。

削击槌:用一槌去削击另一槌十字滑槌:双槌成十字交叉,槌头部分和槌尾部分相互击打滑出。

镖槌:第一种:双手握槌,双槌位置在胯部以槌头向前用力刺出。第二种:双手握槌,双槌位置在胯部进行双手绕槌然后再用力刺出。

插槌:单一:双手握槌用槌头向下碰到地面。变化:双手向上绕槌一圈然后槌头向下碰地面。

抱槌:双臂交叉双槌抱于胸前。

背槌:双手左下,右上反背与后,以两槌头相击打。

以上动作要求动作速度快、变化多样、出槌有力量,英歌舞除了上半身变化多样的动作,还需要腿部灵活,及脚下多变的配合,如弓步、马步、单腿立盘腿、十字步、单腿跪地等。

流动舞蹈动作主要有碎步、横磋步、磋步交替绕槌。

碎步:双脚立半脚尖脚掌着地,小步伐快速的向左或者向右流动。

横磋步:双腿成马步向左或者向右磋步向前或者向旁流动。

磋步交替绕槌:这种流动动作多以队形变化为主。

鉴于英歌舞舞蹈律动多变,直接导致其队形节奏的多变。英歌舞是以集体舞形式为主的汉族民间舞,在舞蹈的时候有它固定基本舞蹈流动队形和图案进行调度,经过历史的长河,一代代的英歌艺人,给英歌也编排出独有的队形变化和调度形式。

英歌舞的基本队形有,二龙吐须、金龙穿水、麦穗花阵、双穗花阵、田螺圈、四方阵型、铁索链阵、落地梅花阵等。

二龙吐须:双方队伍通常先成一字型然后从中间变化出一竖排或者两竖排前行流动,然后在左右分开形成其他流动队形,这种队形的流动会让整体感觉齐心合力、勇往直前气氛又能体现出变换无穷的队形变化。

麦穗花阵、双穗花阵:首先两队舞者进行穿插,流动大圆其中一小队伍的人以小圈的形式流动大圆其中在这流动过程中进行穿插交替位置形成麦穗花阵型或双穗花阵型。这种阵型的变化给观众的视觉是变化无穷、环环相连、环环相扣的视觉效果。麦穗花阵和双穗花阵型是以围困敌人的一种常用方法。

金龙穿水:两队舞者同时以两横排或者两竖排为例,进行前进,然后在以折线换位的方式穿过继续前进,这种队形的流动给观众的效果是连续不断的流动,给观众的视觉是一种不断的流动。

落地梅花阵:这种阵型是以中间为一圈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以小圈的形式进行舞动,形成一种复合逆时针的队形调度,这种以逆时针进行调度的圆形通常是以祭祀祭祖的形式呈现出来。

但在任何人员队伍形式的条件之下,参演的舞蹈演员的实际数量都被约制为偶数,执棒及持小鼓者各占一半,现在也有极其特殊的舞台或者广场表演,在实践流程中指令所有的参演舞蹈演员全部使用短棒。

主要动作有“洗街”“藏剑”“单、双镖枪”“背槌”“过跨”“勾脚”等;主要图形有“双龙出海”“麦穗花”“眼镜圈”“田螺圈”等;主要情节有“下山打探”“急水渡泊”“化妆卖艺”“乘机闯府”“救卢出府”“英雄会师”“凯旋归山”“欢庆团圆”等。

所有的舞蹈表演动作以及舞蹈演员的人员排列图形都是从古典时期的练兵和攻城阵法中演变而成,具有充分的翻转善变的特质,在艺术层面上充分表现了梁山泊英雄好汉机智勇敢、替天行道的豪迈气概。

4. 现代价值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社会思潮主流。元末明初的梁山伯好汉英雄传奇,随着近现代内忧外患所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天下意识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潮汕地区以语言、宗族家庭为核心的主流思潮和观念,虽然有更新,但家国情怀中的机智勇敢、念乡爱祖、守望相助、团结和睦等观念在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是爱国主义现代转化的心理基础和社会责任的价值体现。潮汕英歌舞出圈破圈,不过是适应家国情怀的现代价值以及由此转化的社会思潮主流,生逢其时,在合适的时机与民众的巨大热情关注度,两者不约而同。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1. 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意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潮汕英歌舞历经时间和岁月的洗礼,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承至今,必然有其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和人民性、民间性。在不同文化、族群、地域的文化碰撞中融合发展。潮汕英歌舞数百年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时势造英雄。好汉的成就,不是天生的,是历尽艰辛锤炼而成的。好汉常有对国家民族处于危难时深沉的忧患意识,以中华民族的兴盛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中华儿女应有的民族气节与民族自尊。国是家的延生和扩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时代呼唤更多的英雄、弄潮儿,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也是新时代的大势所趋。

2. 衡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尺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潮汕英歌舞游走于民间街头,舞者如鱼在水中游,大鹏在空中展翅般,群众参与度高、密切。其唱词主要内容为歌颂英雄好汉,宣传孝道等内容。表演的形式、唱词内容一直持续不断地吸收华夏中原优秀的传统文化。近现代走街串巷的表演形式,对歌舞的队形、队列要求不再苛刻。

3.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资源

文化的衡量是有标准尺度的。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常却不自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牢牢扎根。

潮汕英歌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中华儿女通过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创生出来的,是中华一体格局下多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成果,是家国情怀民族意识熏染下中华文化多元互补、价值整合的成果。面谱之下的芸芸众生,是人民群众的镜像。英歌舞所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的价值资源。它们经久不衰,具有广泛的民间性和群众性,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历经现实性和创造性的考验。

4.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支撑

当代中国,全国人民、海内外华侨华人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全面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贯穿国民教育的始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切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潮汕英歌舞的火爆,是凝聚人心,团结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的利器。载歌载舞的生动活泼的形式,唤醒共同基因的印记。不自觉中形成统一的目标和共识。民心之所向,是成就中国式现代化的坚不可摧的价值支撑体系。

三、英歌舞中国式现代化的转化

1. 敬畏天道 尊天思想的现代化转化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荀子·礼论》中指出:“天地者,生之本也。”尊重自然,崇尚自然,敬畏天道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英歌舞在音乐、舞蹈、阵式的“合谋”下首先完成“敬畏上天”的仪式感。敬畏天道,对于中华民族有着生存发展起点的意义和常道。

英歌舞以艺术的方式,游街、展演,英雄好汉艺术形象的塑造,这是无国界地沟通不同社群、族群的一把钥匙。英歌舞不但不会与任何信仰发生冲突,而且会成为全社会的粘合剂,为中国式现代化凝神聚气,集聚民心。英歌舞的中国式现代化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现代英歌舞身体、音乐叙事而敬畏天道,这是尊天思想的现代化转化。

2. 感恩自然 尊地思想的现代化转化

英歌舞在以抖音、快手、微信等“互联网+”方式传播,呈现出快速传播裂变的态势。

“天地”自古就是有机整体,天道与自然,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周易·系词上》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又有“坤厚载物,德和无疆。”地少人多,三面临山,一面临海的潮汕地区,自古就知道感恩大地,善待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然而离开大自然,一切皆为虚妄。在农耕社会,大自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土地、江河。

英歌舞通过极其丰富的仪式感和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唤醒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物资源和自然资源有限度、有节制的利用。感恩自然,这是英歌舞中尊地思想的现代性转化。

3. 爱国重民 尊民思想的现代化转化

除了节庆、重大节日英歌舞与街坊亲密接触外,以英歌舞的艺术舞台表演,尤其是爱国重民的尊民思想,在舞台艺术展演中不自觉地完成现代化转变。

如,广东歌舞剧院以广东音乐为题材的原创舞剧《沙湾往事》的最后一幕,有一段是以英歌为主的舞蹈部分,这一部分是以表现广东人民抗日精神为主,服装上的选择上是以民国时代的服装为主,动作上的选择上也是以英歌舞的动作为主,但加入了更多的现当代舞的部分有自己独特的舞蹈语汇表达的方法更具有广东人民对抗日战争的决心和意愿,动作语汇上是以威猛、勇往直前的形式为主。

4. 继往开来 尊传统思想的现代化转化

南海之滨的粤地有敢为人先的一面,也有尊重传统的一面。英歌舞在继往开来,尊重传统思想的现代化转化,有着敢为人先的尝试。广东地区的艺术团体默默做着英歌舞的非遗工作。

如广州歌舞剧院和广东省歌舞剧院都有编排过关于英歌舞的剧目或者舞剧中有体现英歌舞的部分。广州歌舞剧院由陈军编导编创作品《英歌武》获得 2009 年全国舞蹈“荷花奖”银奖、广东省岭南舞大赛金奖、中央电视台 CCTV 第五届舞蹈大赛优秀表演奖。舞蹈运用的灯光前半部分是神秘的深蓝色,后半部分是激烈的红色和黄色为主,前半部分是神秘的色彩的运用,这种色彩会把人物塑造更加神秘。后半部分是红色为主,表现更为激烈的人物性格:粗犷、威猛。

四、小结

潮汕英歌舞是中华文化在潮汕大地上碰撞融合的结晶,极具潮汕地域特色。

英歌舞将潮汕文化中对吉祥平安的祈求、英武奋发的精神、风调雨顺的祈盼,表达的淋漓尽致。英歌舞表演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舞蹈阵势震撼人心,音乐动魄惊心,这样的气势恰好演绎出潮汕人不畏艰难险阻、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群体精神特征,在世界各地的潮汕人普遍具有这样的精神。英歌舞对这种精神的特别演绎其实就是时对潮汕文化精神的注脚。

潮汕当地群众在看英歌舞时,对他们自己的族群精神的解读真是让人意犹未尽,当然永远看不够。英歌舞世代相传,潮汕人拼搏的精神也世代相传,潮汕文化中勇于拼搏的精神随之得以升华。英歌舞的鼓棒声、吼叫声、律动的映像是当地群众的集体记忆,这份情感在当地老百姓心中有很重的份量,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族群共鸣与归属感。

英歌舞文化是潮汕人民情感抒发的一种特有的方式,得到了潮汕人民的高度认同,英歌舞进而对潮汕民众具有了超强的感召力,成为维系潮汕族群团结一心的情感纽带。英歌舞的文化感召力在本土民众的心里面虽然强烈,但无法明显外在凸显,但在潮籍华侨和旅居异国他乡的潮汕人中,能外在体现出来。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英歌舞的现代价值,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桥梁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依据。

(刘妍,青年作家、评论家。入选全国首批文艺领军人才研修班计划。中国新文艺群体评论委员会首批专家委员。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结集出版已发表的散文集《风雅湾区》《风雅阿勒泰》《花城印记》《花城味道》系列等。剧本《如影随形》入选第二届广东省优秀电影剧本奖,报告文学《钟南山逆行的72小时》入选全国2020年年度文选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