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船舶用钢需求量将突破1300万吨

9月7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了2023年船舶用钢需求数据,预计2023年船舶用钢材需求量将突破1300万吨,再创新高。


(资料图片)

在9月7日召开的2023年船舶用钢供需座谈会上,来自全国的23家重点船舶制造企业和10家重点船舶用钢生产企业,完成了23场采购协议签约。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受益于造船业的高速发展,船舶用钢铁需求也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上半年,我国船舶用钢超700万吨,预计全年将突破1300万吨。同时,随着高附加值船型订单数量的增加,船用高端钢材供给能力也得到不断提高。

中国船企新增订单不断

中国作为目前全球最大造船国,产能增加显著。近期,中国船企新增订单不断。据克拉克森统计数据,当前中国船企新船手持订单共计3411万总吨。全球大型船厂交船期已排至2026年,部分排至2027年或2028年。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航运业景气上行,船舶新增订单将进一步增长。

8月10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与韩国韩新海运株式会社(HMM)举行4艘38000吨多用途重吊船新造船订单签约仪式。

8月14日,造船和海运业分析机构克拉克森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按投入运营的船队总吨计,中国船东名下船队规模共计249.24百万总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船东国。

船舶一般可划分为军船及民船两大类。民船通常按用途进一步划分为海洋工程船、运输船等,其中运输船占据主要位置。以载重吨位来看,同属运输船的干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种船型载重吨位合计占比接近90%,被称为世界三大主流船型。从技术含量来看,海洋工程船及液化气船(LNG船等)建造材料及工艺更加复杂,是附加值更高的船型。

船舶用钢市场深度全景调研

从近十年中国船舶制造业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船舶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所占的比重正在明显上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造船中心之一。船舶由成千上万种零件构成,几乎与各个工业部门都有关系。除特有的船体建造技术外,造船还涉及到机械、电气、冶金、建筑、化学以至工艺美术等各个领域。因此,造船是以全部工业技术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技术,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技术水平。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211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2%;新接订单量37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7.7%。截至6月底,手持订单量1237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5%,比2022年底增长17.2%。2023年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造船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全球领先。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船舶用钢市场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分析:

根据已经披露完毕的中报显示,随着今年造船业稳健增长,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正迎来利润修复。2023年上半年,骨干船企平均生产保障系数(手持订单量/近三年完工量平均值)约3.2年,部分企业交船期已排至2027年,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CCI)为798点,10年来首次接近800点,创近年来新高。

经历了近十年的淘汰落后产能,在政策引导下,造船业脱胎换骨,从量变走向质变,并在高端船舶制造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如今的造船企业积极向高端化转型,在大型豪华邮轮、高端海洋工程装备、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海洋科考船等领域都实现了新的突破。

中国已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目前中国在很多船型的建造方面已经是全球领先。

目前,我国一批骨干船舶企业已经或正在建立自动化生产线、流水线,有的企业已经建设了智能化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化生产线对造船用钢材料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包括钢材表面质量的“光洁度”、钢板的尺寸规格、钢材的配送方式等。

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更需要高质量的船板供应,通过与钢企企业建立定期联系机制,持续提升造船板质量,不断降低船板表面麻点、偏析、分层、含夹杂物等基础性问题。此外,加快耐蚀钢、殷瓦钢、高猛奥氏体钢等船用新材料在船舶产品上的应用推广,加快推进船用钢材国产化进程,共同促进船舶-钢铁两行业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报告对我国船舶用钢的行业现状、市场各类经营指标的情况、重点企业状况、区域市场发展情况等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着重对船舶用钢业务的发展进行详尽深入的分析,并根据船舶用钢行业的政策经济发展环境对船舶用钢行业潜在的风险和防范建议进行分析。

想要了解更多船舶用钢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船舶用钢市场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