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5月13日,2023松山湖电化学能源转化与储能材料论坛在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新园区举行。

此次论坛为期2天,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近30位储能领域专家学者,在会上围绕电催化、光电催化、水系储能电池材料等主题,分享了电化学能源转化及储能材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凝聚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科学及技术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

此次论坛由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联合大湾区大学(筹) 物质科学学院共同举办,来自中国散裂中子源、中山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延安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等约80位高校院所代表出席。

聚焦关键材料及部件国产化


(资料图片)

国内专家学者共探储能发展

活动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熊宇杰,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铁锐,南开大学研究员牛志强等多位国家级人才,围绕电催化与电合成、光/电催化转化CO2、水系储能电池等主题进行了一系列学术分享。

“您所提到的氮气与氧气制成硝酸非常吸引我,有没有考虑过用氮气氧化成硝酸再还原到氨气的思路?”“电池的酸碱度如果不一样,长时间过后pH值会不会稳定,是不是内部酸碱中和消除了一部分电流?”......论坛期间,多位与会代表向主讲嘉宾们提问,共探可再生能源发展新思路。

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博士生导师顾均是此次活动嘉宾之一。活动期间,专注电催化领域的他多次现场与主讲代表开展学术探讨。“这是我第一次来松山湖,这里的整体布局、科研设施感觉很好,是一个挺适合做研究的地方。此次论坛组织规模不大,但邀请的专家非常资深,内容更加垂直集中,在交流期间,我觉得收益良多。”顾均说。

此次活动组委会代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能源转换与存储材料团队负责人刘利峰表示,“双碳”目标之下,当前可再生能源相关的储能设施配套也亟需完善,加强能源转换和存储材料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部署,促进储能市场商业化的早日到来。

“将太阳能、风能高效地转化成具有高附加值的燃料及化工品,或将其存储在成本低廉、安全的水系电池中,是加快可再生能源部署的重要途径。我国在相关能源材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好的积累,希望这次会议将领域内顶尖专家聚集在一起,交流最新前沿研究进展,进一步探讨如何在未来将基础研究与产业结合,更好为实现‘双碳目标’服务。”刘利峰表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接下来将定期开展此系列学术交流研讨,进一步助力东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湾区大学(筹)松山湖校区加速建设

高水平教育力量为科研“筑基”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广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4家省实验室之一,是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的重要科研平台。

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在致辞中表示,实验室聚焦新材料产业,致力于探索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持续推进机制体制创新。他欢迎与会代表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全面感受实验室新园区建设风貌,希望大家在此次学术交流过程中实现合作共赢。

活动期间,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张广宇从建设情况、发展模式、人才队伍组成、研究方向、创新样板工厂发展情况、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对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及前沿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介绍。

张广宇表示,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特点,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技术孵化为突破口,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及应用技术探索,能源材料是实验室十大研究方向之一,实验室在能源材料人才队伍建设上已经具备较好的基础。

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松山湖科学城建有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在科研教育方面,松山湖正加快布局建设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构建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

其中,大湾区大学(筹) 物质科学学院是此次活动主办单位之一。大湾区大学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东莞市政府投入保障为主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人才高地”的重要部署。

其校园按照“一校两区”规划建设,包括松山湖与滨海湾两个校区。其中,松山湖校区地处松山湖科学城环湖核心地带,校园周边各类高等院校、大科学装置、新型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云集。

大湾区大学定位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大学,将重点聚焦物质科学、理学、信息科学、先进工程等领域开展本科、硕士及博士全日制学历教育,预计到2030年,在校生达1万人左右,其中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约为1:1。

(图片来源:东莞松山湖高新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