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樊旭 辛圆


(资料图片)

财政部周五发布公告称,为筹集财政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部决定发行2022年特别国债,发行面值7500亿元,期限3年期。这是继1998年、2007年、2017年和2020年之后我国第五次发行特别国债。

分析师指出,2007年财政部发行的用于成立中投公司资本金的1.55万亿元特别国债中,有7500亿元于今年12月11日到期,因此,本次发行的7500亿元特别国债很可能是对这支特别国债的续作。如果不续作,那么需要财政部偿还本金,无疑会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压力,这种可能性较小。

他们还表示,在发行方式上,很可能继续采用定向方式,即财政部在一级市场面向有关银行发行特别国债、当日央行在二级市场购入特别国债的方式操作,因此不会对市场流动性产生影响。

特别国债是指专门服务于某项政策或项目,具有特别用途的国债。不同于日常发行的国债,特别国债不计入财政赤字,可以突破财政赤字常规限制。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界面新闻表示,此次发行的7500亿元特别国债更多是对即将到期的“07特别国债07”的续作,整体上对流动性和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大。

“至于明年是否会新发特别国债,取决于如何具体落实政治局会议提出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要求。”他说,根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推动经济整体好转”的要求以及明年经济形势需要,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缺口可能在6万亿元左右,这可能通过一般国债、地方一般债、地方专项债去弥补,也可能通过长期建设国债弥补,所以是否叫特别国债不是问题的核心。

信达证券宏观研究助理王誓贤也表示,本次发行的7500亿元特别国债可能是对2007年第7期特别国债的等额续作。

2007年6月,财政部共计发行了1.55万亿元特别国债,所筹资金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作为组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即中投公司)的资本金。当年,1.55万亿元特别国债共分8期发行,其中第1期6000亿元(10年期)和第7期7500亿元(15年期)为定向发行。具体的发行过程是,2007年8月29日和12月11日,财政部向中国农业银行定向发行特别国债,再用发债筹集的资金向央行购买等值外汇,发行当日央行即进行公开市场现券买断操作,以售汇所得从农行购入全部特别国债,成为1.35万亿元特别国债的最终持有者。

之所以借道农行发行,是因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同时,当时四大国有银行中仅农行还未上市,借道农行发行比较便利。

2017年8月,“07特别国债01”到期,财政部对到期的6000亿元特别国债进行了续作。当年8月29日,财政部向有关商业银行定向发行两期共6000亿元特别国债,第1期4000亿元为7年期,第2期2000亿元为10年期,当日央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以现券买断方式从有关商业银行买入全部特别国债,和2007年定向发行方式一致。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此次7500亿元特别国债很可能继续采用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向境内相关银行定向发行方式。近期央行可能会通过加大7天逆回购操作量、开展14天逆回购或进行定向中期借贷便利(MLF)等操作向相关银行投放价格相对优惠的基础货币,提高其购债积极性。

他还表示, 此次特别国债为3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 从目前国债收益率曲线来看,票面利率可能会在2.90%左右。

截至目前,我国共发行了四次特别国债。除2007年、2017年外,1998年曾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四大国有银行资本金,化解不良资产,提高资本充足率。2020年初,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发行了1万亿元特别国债,主要用于有一定资产收益保障的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的相关支出,包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财政贴息、减免租金补贴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