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投资和理财如今成为现代人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众多理财产品中,真正能获得国民普遍认可的屈指可数。无论是对于国家经济还是个人投资,一直位居稳健投资“C位”的始终是——国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国债为何会被秒抢?投资国债是否全无风险?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教授和资深评论员张彬,在《自贸财经观》中各抒己见:从你我的日常生活到国家经济发展,国债是如何发挥强大助力作用的!
一债难求
国债俘获大众芳心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疯抢”“秒杀”……这个火爆的场面并非商品促销,而是近年来的国债购买现场。毫不夸张,只要有国债上市,都能以惊人的速度被抢购一空。国债为何会卖得如此“火爆“呢?
“安全可靠信得过!”资深评论员张彬给出了国债火爆售罄的原因:其一,国债是由政府发行的,有国家信用作背书,所以理论上来讲国债是一个最安全的最可靠的投资手段。因此,国债也有着“金边债券”的美誉。其二,从国家之前发行的国库券,到如今的国债没有一次出现违约的情况,这一点对大众的吸引力非常大。
基于国债的上述优势,购买国债是人们相对安全且有保障的一种投资方式。而在众多国债种类中,储蓄国债因安全性高、起买点低、变现灵活等特点,一直受到老龄投资者的青睐。近年来,随着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认购渠道不断拓展,国债实现了“掌上购”,购买便捷成为了吸引了年轻人加入的一个原因。
从最早的国库券、重点建设债券、无记名(实物)国债等,发展到现在的储蓄国债(凭证式)和储蓄国债(电子式)。中国国债发展的40多年里,国债一直被认为是一项比较优质的投资项目。投资者从中获得了持续不断的财富增值保值,享受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红利。
中国国债种类有凭证式国债、无记名(实物)国债、记账式国债三种。
凭证式国债,是指国家采取不印刷实物券,而用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的方式发行的国债。它是以国债收款凭单的形式来作为债权证明,不可上市流通转让,从购买之日起计息。
无记名国债为实物国债,是一种票面上不记载债权人姓名或单位名称,以实物券面形式记录债权而发行的国债。记账式国债又名无纸化国债,准确定义是由财政部通过无纸化方式发行的、以电脑记账方式记录债权,并可以上市交易的债券。(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以债为锚
经济增长助推器
为筹集财政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部决定发行2022年记账式附息(十七期)国债(10年期)。本期国债为1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850亿元,进行甲类成员追加投标。2022年8月12日招标,8月15日开始计息,招标结束至8月15日进行分销,8月17日起上市交易。(来源:财政部网站)
财政部发行总额850亿元的10年期记账式附息国债,重点强调了国债利息计息时间、支付期限以及上市交易时间。如此大体量的发行国债的目的是什么呢?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要通过发行国债来平衡财政收支,以个人闲置资金弥补财政赤字。国家适度使用财政赤字率,让更多的资金能够支持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教授认为,近些年,在交通基础设施、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有大量国债项目的支持。
据测算,国债的1元投资就可拉动10元社会投资,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我国西部发展建设上,国债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利用国债投资加大了西部开发力度,开工建设青藏铁路、西电东送等跨世纪的大工程。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债研究所类承曜所长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国债为保国计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持,除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之外,另一方面也承担着宏观结构调节的作用。
“此次850亿国债的发行也是在释放一种稳预期的信号。”资深评论员张彬认为,此次850亿国债的发行让更多的投资者能够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发展的平稳,对未来充满信心。
2021年10月中国国债正式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世界国债指数是富时罗素追踪资金量最大的旗舰指数产品,也是全球政府债券指数的标杆。中国债券此前已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和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
至此,我国国债被全球三大主流债券指数纷纷纳入。这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我国债券市场改革开放成果的认同,也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金融持续扩大开放的信心。
在未来,面对国际市场的新机遇,如何“请进来”,又怎样更好的“走出去”,成为了新的命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国债市场将会进入一个更加崭新的发展阶段。
《自贸财经观》
海南卫视 每周一至周五18:00
围观财经圈 自贸有观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