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四川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奋力夯实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种业根基,种业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并取得了积极进展。
具体来看,四川省种业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更加扎实、种业自主创新亮点纷呈、企业扶优取得新进展、供种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种业市场更加净化。据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徐斌介绍,四川投资9223万元建成了全国首个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中心库,可贮存涵盖农林牧渔草的遗传资源183.4万份;在强力推进国家级制种大县建设方面,四川省10个县(市、区)获评新一轮国家级制种大县,数量居全国第一。
初步构建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为推进种业振兴,四川省近年来先后印发了《四川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规划(2021—2035)》、《四川省“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四川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及10个配套推进方案,构筑了推进四川省种业振兴的“四梁八柱”。与此同时,四川加大投入,三年累计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0亿元,省级财政投入23.7亿元,用于保障种业发展。
种业被认为是农业的芯片,而种质资源又是种业的芯片。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方面,四川除了建成全国首个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中心库以外,还布局建设了41个农作物种质资源圃、44个国省两级畜禽保种场(区),初步构建了“一库多圃(场、区)”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同时,四川鉴定筛选出一批优异种质资源,支持建设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基地21个,发展了“傈僳族乡”梯田红米、得荣树椒等20余个地方特色产业。
在供种保障能力的提升方面,四川省强力推进国家级制种大县建设,并率先开展种业园区和种业集群培育。“2020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种业园区培育,邛崃天府种业园区首批通过国家现代种业产业园认定,三台县国家现代生猪种业产业园成功通过了农业农村部中期评估,10个省级种业园区培育今年即将圆满收官。依托基地和园区,建设水稻、玉米、大豆、油菜、生猪5个种业集群,逐步实现种业业态由‘低级’向‘高级’转变。”徐斌说道。
2023年,四川省种业振兴在企业扶优方面也取得新进展。其中,成功组建的四川省现代种业发展集团注册资本达15亿元,去年完成了3个专业种业公司的并购和组建,今年成功收购国家种业阵型企业西昌科威洋葱种业有限公司,着力聚焦主业、提升市场竞争力。
不断增强种业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推进种业自主创新是关键。据介绍,四川省在种业自主创新方面呈现出创新支撑更加有力、品种创新实现新突破、“当家品种”推广加速三大亮点。其中,“天府黑猪”、“天府黑兔”、“天府农华麻羽肉鸭”3个畜禽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占2023年全国新审定总数的50%。香型优质超级稻“宜香优2115”连续4年位居长江上游推广面积第一,累计推广面积近3000万亩。四川省8个主要农作物品种入选2023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优质蚕品种“川优1号(川山×蜀水)”原种发种量占全省60%以上,已推广到重庆、海南等其他8个省份。
四川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李朝圣表示,四川省科技厅会同四川省财政厅等省级有关部门,深入贯彻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始终把种业科技创新抓在手上。自“六五”以来,连续40余年不间断实施省育种攻关专项,“十四五”又启动了川猪和生物育种两个省级重大科技专项,成效显著。2021年以来,育成了水稻“宜香优2115”“品香优秱珍”,玉米“川单99”、“川乡黑猪”等突破性新品种,始终不断增强种业自主创新和良种供给能力,为农业强省建设提供强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