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眼下,露天的煤矿也纷纷披上了绿色的外衣。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绿色矿山的建设者——山西朔州的李春雨。他和他的团队正在将当地一座三十多年的老煤田转变成生机盎然的林海。

一大早,李春雨就赶到露天煤矿开采现场,对接渣土的处理量。

李春雨是中煤平朔集团的一名员工,虽然天天跑矿区,但他的工作却不是开采煤炭,而是把开采完的煤矿变绿。

李春雨告诉记者,露天煤矿开采,每挖1吨煤要排出4吨—6吨的渣土,这些土要堆在矿坑边上,用不了多久就能堆成一座30米高的黄土山。如果不及时种植固沙植物就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但是在这样的一个黄土堆上种树植绿非常困难。

为了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在板结的黄土堆上植绿,李春雨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为了能留住水,他们垒出一个个田子型的蓄水区;为了提高苗木成活率,他们建设了矿区苗圃,选育耐寒耐旱的适生树种;为了增加土壤的肥力,他们尝试用自然生态的方式来给土壤施肥。

1988年出生的李春雨在矿区生态一线一干就是11年,眼前的这片松树林是春雨来矿区种下的第一批树苗。

李春雨告诉记者,这11年,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全局性变化的时期,也是他们矿区复绿进程最快的时期。他们每生产1吨煤就提取1元钱作为土地复垦资金,完成了矿区及周边2万亩的绿化,复垦土地6.3万亩,复垦区植被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远高于原地貌不足10%的植被覆盖率。如今,在这里植物种类有213种,动物已经有30余种,昆虫有600多种,每年都有候鸟来此过冬。在这里,煤田经历着从黑到黄再到绿的重生之旅,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来源:央视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