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近日发布的《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汽车经销商整体盈利面呈现下降趋势,仅有27.3%的汽车经销商实现盈利,盈利状况持平的经销商占比53.6%,出现亏损的经销商则占比19.1%。而2021年实现盈利的经销商超过了五成。该调查覆盖全国6个区域31个省市自治区,覆盖近50家经销商集团,包含汽车品牌46个。其中,豪华品牌13个,占比27.5%;合资品牌19个,占比38.7%;自主品牌14个,占比33.8%。
分品牌来看,豪华品牌经销商的盈利状况最好,超半数(52.6%)经销商实现了盈利,仅有9.6%的经销商出现了亏损。自主品牌中,盈利和亏损的经销商占比均为14.3%。值得注意的是,合资品牌出现亏损的经销商占比最高达27.7%,实现盈利的经销商占比仅为11.5%。
也就是说,豪华品牌的盈利能力较强,这是因为豪华品牌的单车利润本身就较高,而芯片短缺造成豪华车供给紧张,整体终端价格也较之前有所上涨。从上半年的利润结构来看,豪华品牌上半年新车利润占比就高达21.4%,远高于合资品牌的10.3%和自主品牌的17.5%。而无论是豪华品牌、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售后业务均是主要利润来源,豪华品牌上半年售后利润占比高达53.8%,合资品牌为52.1%,自主品牌为51.8%。
“一般来说,豪华车品牌经销商在终端价格上让利超过8%,卖车就赔钱了。在部分豪华品牌整体供应紧张的情况下,终端价格有所回调,很多车型单在销售这一环节就有不错的利润。”某豪华品牌4S店销售主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销售淡季时,销售人员为了促进销售往往在终端价格上进行让利。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单车销售提成并不高,一般卖出一辆车的提成为500元左右,价格更高的车型提成会略高一些,如果在淡季大幅度让利,部分豪华品牌的部分产品是亏钱卖的。汽车售后业务、汽车金融、商业保险等的利润能够进一步提升豪华品牌的整体利润,一般情况下,维修这一环节的利润较高,汽车金融和商业保险等业务经销商也可以拿到返利。
从盈利情况来看,合资品牌表现最差,出现亏损的经销商占比较高,这与近年来合资品牌市场表现有关。而合资品牌近年来的退网率也较高,主要是二线合资品牌的表现较差,其中雷诺已经退出了中国市场,而北京现代、斯柯达等品牌的销量也在不断下滑。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以及豪华品牌价格下探,这类品牌的产品竞争力不足,销售渠道不断收缩。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此前表示,退出的网点主要是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合资品牌,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与自主品牌产品的价位接近的部分合资品牌面临比较大的压力,未来还是会有退出中国市场的压力。
今年上半年,尤其是疫情以来的4月和5月份,经销商经营压力较大,部分经销商还出现了降薪裁员的现象,亏损面较大,多数经销商未能完成半年考核任务。今年上半年,汽车经销商销量任务完成率在100%及以上的仅为18.1%,完成率在80%以上的不足五成(45.1%)。同时,38.5%的汽车经销商半年销量任务完成率不足70%。
“上半年经销商面临的主要压力是疫情反复,这导致经销商暂时闭店从而造成一系列的人员流失、客流量减少等现象。此外,芯片短缺导致车辆供应不足,售后利润受疫情影响也出现了一些下滑。经销商希望厂家能够及时调整商务政策,降低一些考核,增加对产品的宣传力度。除了减税政策外,也希望政府刺激消费等补贴政策能够持续。”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产业协调部主任樊宇表示。
虽然在购置税减半政策刺激下6月车市已回暖,经销商资金周转问题有所好转、经营状况改善。但到7月份,车市进入传统淡季,加上部分市场需求在6月份提前消化等因素,7月份消费者看车趋淡,多数经销商在7月面临集客量下降、成交率降低、热销车型不足以及库存车压力较大等问题。
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7月份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4.4%,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环比上升4.9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7月份经销商的库存量出现了增长的状态,6月份是经销商半年销量任务考核的节点,经销商在6月份冲量消化库存,7月份也有相应补库行为。此外,7月份进入传统汽车消费淡季,消费需求逐渐减弱。”樊宇表示,预计7月份全口径狭义乘用车终端销量是165万辆,同比增速较6月份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