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规划》填补了我国生物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的空白。明确打造国家生物技术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突破生物经济发展瓶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生物经济或成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关键词”
“《规划》紧密围绕生物经济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政策链,从而支持生物经济拓展新空间,培育新主体,发展新业态,打开新局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叶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对记者表示,随着生物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对国民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以下三大引领带动作用。
第一,战略导向性。生物经济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二,突破创新性。生物经济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生物技术突破为基础,代表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具有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的特征。
第三,关联辐射性。生物经济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高,并呈现出由产业领域和产业链分工向价值链分工转变的趋势,可以带动其相关和配套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间的技术互动和价值连接。
在李叶妍看来,生物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的新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和商业模式之一。“生物经济通过发挥生物技术创新增加新型要素积累、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的积极作用,拥有传统产业所不具备的核心竞争优势,有利于加速我国现代产业体系重构,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有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说,生物经济正在成为推动我国转型发展的强劲动力。”李叶妍表示。
四大领域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规划》的发布适逢生物经济发展的三大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技术进步正在由量变迈向质变,基因、细胞、合成生物技术、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等重大科技成果频现,生物技术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领技术和底层技术。二是疫情时代全球对生命科学的重视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产学研、资本、决策制定者、消费者、公众等方方面面都对生物经济的发展翘首以盼。三是我国在前期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初步具备了生物经济发展壮大的条件。”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创新战略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姜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的发布,将引导社会各方面更加关注投身这一领域的发展。
“作为全球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培育发展生物经济,我国拥有资源禀赋好、市场空间大、人才储备厚、产业体系相对完善等独特的优势。”姜江告诉记者。
“十四五”时期,生物经济哪些领域将迎来新机遇?
姜江认为,四大细分领域将迎来新机遇。一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需求,药品、疫苗、先进诊疗技术和装备、生物医用材料、精准医疗、检验检测及生物康养等方向将迎来发展热潮。二是面向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营养多元化等需求,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等陆续成为资本的“新宠”。三是面向美丽中国建设的紧迫需要,生物基材料、新型发酵产品、生物质能等以及推动生物工艺在化工、医药、轻纺、食品等行业推广应用形成的各类新业态新服务等,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四是面向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的需要,围绕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和救治能力建设等领域,将是政产学研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领域。(记者 李晓红 吕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