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暖,山东迎来春耕备耕时节。在菏泽市巨野县麒麟镇南曹村,村民刘士磊根据手机软件提示,从一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下单灌溉、除草、施肥服务,根据平台反馈的农田实时情况管理冬小麦。

南曹村基于5G技术建设的数字乡村平台,通过AI辅助决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融合,打造了“数字乡村一张图”。该平台涵盖乡村数字治理、乡村农业生产、乡村数字经济、乡村网络文化、智慧绿色乡村、数字惠民乡村六大类,下设22个子菜单,包括智慧党建、智慧安防、政民互通、政务公开、便民服务等功能。

近年来,巨野县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建设,在81个村试点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提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实现了民众、经营主体、村集体、政府等多方共赢局面。

同样位于菏泽市的单县,建设了一处数字化育苗繁育基地。该基地每年可培育优质商品苗2000万株以上,通过应用物联网、水肥一体化、自动喷淋、轨道设计等先进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每棚可节水节肥25%以上,可节约用工30%以上,实现年收入1000万元(人民币,下同)左右,辐射带动单县周边蔬菜种植6000亩以上,设施蔬菜增加收入1.2亿元以上。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该数字化育苗繁育基地专家团队还探索出“西红柿-芹菜”套种模式,并对农民进行培训。“一亩地如果只种植西红柿,产出的农产品只能卖到三四万元左右,采用‘西红柿-芹菜’套种模式后,收入提高到了10万元左右。”当地种植户表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