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捆绑项目制度。将全县“两重一实”项目等重点项目分解落实到局领导班子成员,实行捆绑服务。班子成员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徒步工作法”,负责捆绑项目的跟踪研究、上下衔接,为项目建设提供“一条龙”服务。
二是建立包干镇区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全部联系到镇区,实行“分片包干、首问负责、托底服务”。要求包干领导每月安排1/3以上的时间在镇区,安排1/3以上的时间办业务,及时会办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对镇区成片开发方案编制、规划编制、规划许可、农地转用、土地征收、批后供地、登记发证等工作包干服务、全程帮办。
三是建立专班推进制度。成立服务保障全县高质量发展专班,并下设办公室,实体化运作,具体负责项目服务的协调对接、统计汇总、分析研判、督查通报、考核评比等,超前梳理难点、堵点,交办督办问题破解,为项目高效建设“铺路搭桥”。
四是建立对接落实制度。融合职能要素,打通信息渠道,实行“列单式”服务、“书面式”汇报、“交办式”督查,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政策一致、政令畅通。向服务主体传递“项目找指标”理念,指导镇区、用地主体单位提前准备报批所需材料及费用,加大力度全程跟踪,确保在项目报批上跑出响水“加速度”。
五是建立考核问效制度。将服务保障的效率和质量作为部门考核问效的“指挥棒”、“风向标”,实行周督查、旬通报、月排名,大力弘扬先进典型,在全系统营造人人要服务、个个争服务、上下善服务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