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北京晚报讯(记者刘苏雅)银白的机械手轻柔摘下红彤彤的苹果,在农田、果园、养殖场里劳作的机器人,也走上了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展台。

人工投入在果园生产流程中占比较大,仅采摘环节占比就超过三成,但要将机器人采摘引入果园管理,困难重重。而在位于昌平区的一处标准矮化密植果园,机械臂夹取苹果轻轻拧动,模仿果农采摘的手法,枝头的苹果便被轻松摘下,放入传送带。自主导航的果园喷药机器人则能全自动完成农药喷洒,并对药量作出精准控制。

“机器人在果园的应用,还有意外惊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涛介绍,一体化采收机器人不仅能大幅减轻果园的管理成本,还吸引了不少“好奇宝宝”前来参观,“来果园采摘的孩子,可以和机器人一起摘果子,体验到更多的乐趣。”

通过新型农业机器人开发,在昌平区小汤山镇,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已率先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的无人农场技术体系。“只需几台农机,就能管理上百亩土地,减少用工成本,农民的收益自然就提高了。”李涛介绍,目前这套技术体系已经推广到全国多个省市,输出大型智能农业装备及机器人共1911台(套),累计完成作业面积达249万亩。

畜牧业的巡检,机器人也能胜任。瘦瘦高高的巡检机器人在养殖场里转上一圈,禽畜的精神状态便一目了然。在生殖繁育期,机器人还能识别禽畜的特殊行为。“现在还有‘牛脸识别’技术,牛鼻环的纹路就像是牛的‘指纹’,实现个体的精准识别。”李涛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