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海洋之于山东,远不止“美丽海湾”“蓝色粮仓”
海报评论员 熊苗
现代化的国家是什么样的,不仅是一个陆地强国,也是一个海洋强国,一个陆海兼修的现代化强国。
3500多公里海岸线,近1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居全国首位,为山东经略海洋奠定了坚实基础。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禀赋,让山东有了“美丽海湾”“蓝色粮仓”,但海洋之于山东,远不止粮仓和海湾,它还是沟通内陆的桥梁、科技创新的前沿、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支点。
在山东枣庄内陆港货场,工人驾驶吊车吊运集装箱货柜。
把“出海口”搬到了“家门口”,海洋资源,内陆共享。山东通过布局建设内陆港,打通当地向海贸易的新通道,帮助更多内陆城市、内陆省份分享海洋红利,实现“东西互济、陆海联动”。除了济南、枣庄、淄博、泰安、菏泽等省内城市,山东还重点在沿黄流域等城市布局建设内陆港,进一步提升外贸企业的出口效率,助力外向型经济发展壮大,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经由海洋,山东成为海陆统筹发展的双向桥梁。
加速蓝色崛起,科技创新始终是第一动力。2022年山东港口货物吞吐量跃居全国沿海省份第一位,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不断刷新世界纪录,蓝鲸一号、蛟龙号、深海一号、国信一号等高端海洋装备相继交付使用,船舶修造、海洋重工、海洋石油装备制造三大制造基地交相辉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海洋交通运输等六个产业增加值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位。抢占海洋科技战略高地,山东先声夺人,未来,山东向海图强仍然需要靠科技创新攻城略地。
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山东从未忘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例如,在威海利用大叶藻打造海藻床,不仅修复了海洋生态,为海洋牧场中的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还引来了大天鹅,营造出了新的旅游打卡地,发展了当地的海洋旅游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同样完美适用。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海洋,才有可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
海洋将全球连通,世界上没有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拥抱海洋,以无比宽阔的视野,走高水平开放之路;保护海洋,以无比坚定的决心,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海洋,必将成为强国强省的强劲动能,推动中国走向更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