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山东省民政厅获悉,今年以来,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形势,山东各级民政部门认真履行兜底保障职责,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及时有效保障。今年全省新纳入低保2.45万人,新纳入特困救助供养0.78万人,实施临时救助2.42万人次,其中将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纳入低保38人、纳入特困救助供养14人,对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1468人次。
及时发现困难群众救助需求是开展救助的先决条件。为健全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山东针对当地疫情防控要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走访摸排。一方面,发挥基层干部、村级组织、社会救助协理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的作用,借助互联网手段,采用视频连线、电话、微信等手段逐户开展调查,畅通值班电话和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及时发现和救助遇困群众。另一方面,发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和数据库的监测预警作用,做好与卫健、医保等有关部门的数据比对和走访摸排,确保困难群众及时发现、快速跟进救助帮扶。德州市利用社会大救助平台监测预警功能,通过“大数据+铁脚板”,重点对低收入人口中低保对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和疫情防控,以及新冠肺炎患者家庭生活状况进行全面排查,共组织排查困难群众6.52万人,对50人给予临时救助,对2名困难群众进行了入院、送医等转移。
在发挥临时救助制度作用方面,山东充分发挥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作用,对受疫情影响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群众及时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各市、县利用本地财政资金对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1265人次。全省对24名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实施了24小时先行救助,救助金额4.4万元。对受疫情影响、暂时找不到工作又得不到家庭支持的生活困难外来务工人员和因交通管控等原因暂时滞留的临时遇困人员,取消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115人次。对15名因家庭成员被隔离收治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和个人实施了临时救助。对48名受疫情影响较重的困难群众,由当地民政部门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加大临时救助力度。
此外,山东还根据当地疫情防控实际,简化优化救助审核确认流程,积极推行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社会救助申请全流程网上办理。对符合低保、特困供养条件的,可通过网络方式提供相关证明,也可采取个人承诺方式先行保障、疫情结束后再补办手续。对申请临时救助的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重点核实其生活必需支出情况,不再进行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调查。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暂停开展低保对象退出工作;对已经纳入低保的困难家庭,视情延长定期核查时限。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齐静 通讯员 张立法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