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楼村,位于我市阳朔县金宝乡,桂阳高速公路沿线,村东南方向有一条大河、一条小河,大河是遇龙河的源头,村子就位于河畔。
“一座古桥立村头,翰林积德行善修。翰林老祖(墓)今还在,不见当年门和楼。”这首流传了百年的歌谣,说的就是门楼村及门楼村的由来,据说是因为有了这位“翰林”,才有的门楼村。
如今的门楼桥爬满了藤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走进门楼村,一座凉亭映入眼帘,树荫垂下,微风徐来,有两位老人在此闲聊。黄家日和莫玉亮,是门楼村的退休老教师,今年已经70岁,说起门楼村的历史,两位古稀老人滔滔不绝。据介绍,歌谣中说的"翰林老祖",就安葬在门楼村河背岭板栗园的茶山林里,虽然只知其姓莫,那座古墓座看起来也是普普通通,但却因为有了这位翰林才有了现在的门楼村。
相传,在南宋时期,蒙古人扰乱中原,中原的大部分土地为蒙古人所占,铁木真的铁骑所向无敌,北宋亡国。
一位莫姓翰林大学士因忧国忧民,不满朝廷对侵宋元兵示弱、苟且偷安的国策,愤而辞官隐居在此。
归隐后,他在居所前立下一牌坊以明其志,牌坊上题一副对联,联曰:上莫愧天,在朝当存报国志,志复中原万里土;下莫怍地,为官应有爱民心,心系华夏百姓艰。
此后,他在这里兴学堂、传农耕、筑堰坝、疏河渠,铺路架桥,使村落一带百姓安居乐业。
“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村民,另一方面是为了复国,才在此处建了门楼。”莫玉亮老人说,翰林大学士定居在此之前,还未有固定的村名,18个小村大多用姓作为称呼,例如:莫家、刘家、任家等。翰林去世后,18个小村才合并在一起,叫做门楼村。
由于门楼村坐落于河畔,为了通行方便,翰林大学士就筹资架桥铺路,最古老的还要属门楼桥。门楼桥也是因村而得名,位于村东头,始建于宋代,距今已近千年。
打眼望去,桥上已布满藤蔓,依稀能看出是由大块的石块砌成的单拱桥,桥长约有20米左右,桥下有一碑,碑文记载着门楼桥于光绪年间重修,即使年代久远,但仍保存得相对完好,现在还能从桥上行走。
2005年,阳朔县人民政府将此桥确定为“阳朔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两位老人告诉记者,除此桥之外,村里原来还有一座五里桥,位于门楼村北面的遇龙河上游,始建年代为宋代,是料石结构的3孔石桥,坐落于临阳古道上,是古代临桂、阳朔人民往来的交通要道。
虽然古桥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跌落在河中的众多基石,在每年秋冬季水清时依旧清晰可见。
“河边现在还有桥石,长就有2米多,厚度也有差不多1米,古人能将这些石头运来架桥,真是令人佩服。”莫玉亮老人感叹。
“刚刚看到的亭子,之前是在门楼桥的旁边,现在这个亭子,已经是新修建的了。”黄家日老人告诉记者,翰林大学士生前曾捐资在临阳古道上的古门楼桥东面约30米处建有一座亭阁,当地村民习惯将其称为“翰林亭”或“茶亭”。
翰林亭
亭阁有上下两层,上层有观景台,主要供过往行人观景、纳凉用,下层主要用作歇脚、喝茶。这座亭子也曾历经数次重建,民国二十二年重建后,变成了卖茶的地方,供过往人们歇脚饮茶。
新中国成立后,因门楼小学校舍不够用,门楼村将翰林亭改为教室使用,几十名学生在茶亭里上过课。遗憾的是,翰林亭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拆除,现在所看到的翰林亭,是村里人后来修建的。
古代的翰林都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之人,在门楼村定居之后,他先是在村里办起了私塾“砺仕博家”,专门教贫寒人家的子女识字、读书,后又办起“砺仕院”,自己亲自担任老师,专门培养读书、写作人才,既培养人的学问和德行,又为读书人日后考取功名打基础。
大约是有所传承,村里先后有8位学子考上了中科院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重点大学。
现如今,虽然门楼已不复存在,但翰林大学士留给了后人安定、美好的生活,居住在门楼村的村民,也不用再躲避纷飞的战火,靠着勤劳的双手种植金桔、砂糖橘奔向更加幸福的生活。2020年,门楼村获评阳朔“十大最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