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暑假接近尾声,你都在暑假里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有一帮“电小二”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来诠释“有意义的暑假”。最近,他们开展了“科学认知·正确回收”家用电池公益宣传活动,让居民了解家用电池如何“正确回收”。
家用电池在日常生活不可或缺,但对于不同类型电池使用后的回收问题,很多人又都认知模糊。曾经,因为类似“一节小小的5号电池造成的污染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绝收!” “一块手机电池污染水量相当于3个标准游泳池”这种传闻式的宣传,让废旧电池无差别回收变成了很多分类垃圾桶的标配。但渐渐的,大家发现,很多电池回收箱常年没有后续处理,有的更是成为摆设,塞满烟头杂物。最后,不少人只好带着担忧,把辛辛苦苦积攒的废旧电池,悄悄丢进垃圾桶。
对于一些过时的传闻,以及电池回收所面临的窘境,该如何正确对待?为此,开学后即将步入上海交通大学四年级(9)班的“电小二”行动小分队近日走进街道、社区、居委和农贸市场,分成多个小组向周边来往的居民进行宣传普及。他们不仅制作了宣传海报,更精心策划了以调研促动宣传的模式;不仅有适应当下数字化的线上专题问询普及,还有针对老年人使用手机不方便的纸质问卷和知识宣导。他们有的两两组合,有的单独面谈,从一开始和路人陌生问询的露怯,到后面的越“战”越勇,交流和宣传更为娴熟。参与活动的居民都积极和孩子们互动交谈,不仅认真听取“电小二”们认真的讲解。
这次“电小二”进社区调研和宣传活动完成了全部的既定线上和纸质的宣传任务,通过他们的宣讲和有效的沟通方式,让居民们进一步形成了对待电池环保回收的科学认知:市面常见电池基本已经不含有害重金属(汞、镉),并没有那么可怕;正规生产的干电池和纽扣电池,可以直接丢进干垃圾箱;电器里的各种充电电池,请随着电器一起回收;汽车的铅蓄电池有毒害,要送去正规渠道回收。
据了解,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电小二”科学环保提升实践行动小队,一直在专注学习关于生活中电池的正确回收知识,并不断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推广宣传给周边的社区和更多的家庭电池用户。这也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顺应教育新课标指引,积极推动“以学科实践为抓手,构建实践型育人方式”,引导孩子们探究科学知识是在基于实践、通过实践、为了实践的过程中得到落实提高的有效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