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圈、困倦乏力、头昏脑胀……这些失眠“后遗症”,现代人或多或少深有体会。而且,长期失眠不仅会使免疫力急剧下降,还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肿瘤等中老年高发病的发生。“由于大众对失眠的认识不足,很多失眠患者延误了治疗,最终发展至重度失眠,这对于本身就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无疑影响很大。”嵇波说。

,一位眼神呆滞、行动迟缓的老奶奶,被老伴搀扶进嵇波的诊室就诊。疾病严重地影响到了她的表达能力,就连最基本的病情沟通都需要家属帮助。该患者70多岁了,已经有20多年的失眠史,现在吃最大剂量的助眠药也没法正常入睡,每晚断断续续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常常整夜不眠。

“这种情况就属于重度失眠了。”嵇波说,重度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和难以维持睡眠,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定,过度忧思,“越想尽快入睡反而越难入睡,从而形成恶循环。”“事实上,重度失眠是可治愈的。”嵇波发现,失眠涉及心、肝、脾、肾等多个脏腑,重度失眠患者以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和肝火上扰四个证型最为多见。结合中医临床30余年经验,她研究出一套“针药结合”的综合疗法,针对每位患者的症状辨证施治。

善用经方,活用时方,嵇波认为中药治疗的根本是针对心神失养或心神被扰的病机,在补虚泻实、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的基础上安神定志。药方以酸枣仁汤、温胆汤、归脾汤和镇肝熄风汤为基础方,再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辨证加减。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嵇波还配合使用“宁心益智稳心”的针灸疗法,达到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之效。“针灸治疗也讲究基础穴结合患者体质辨证取穴。”嵇波解释,四神聪、印堂穴、内关穴、神门穴、三阴交穴等较为常规,具有益智宁心安神、促进睡眠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若患者肝肾阴虚,可针刺太冲穴、合谷穴、行间穴;若脾虚可选足三里穴、脾俞穴做针灸治疗。

“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在于通过‘调人’达到治病的目的。”嵇波说。针药结合治疗两个多月,这位老奶奶就将安眠药的服用剂量逐渐减到了原来的六分之一,每天晚上躺在床上不到半小时就能酝酿出睡意,睡眠也基本保持在每天6至8小时,“都能帮我做点家务了,进步很多。”老伴惊喜地表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