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中国文化不仅讲“专”讲“博”,更讲“通”,讲“通变”,求“圆融”。在中国佛、禅学说中,圆融的境界是人类向往圆满的圣境,这是最后的正果,上上的境界。中华民族的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现代化的价值导向是建立在中华民族精神与美德大厦之上的。国家的发展要承担历史的责任,这是人类的普遍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给中华儿女倡导了有为进取、尚德崇文、整体至上、敬业乐群的优良品质。
弘扬主流文化的根本要义是唤醒人的主体意识,以人的尊严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层面把握现代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从社会文化一般意义的认知判断进入价值判断,从而引导社会确立一种主导价值,即高扬科学理性和现代人文精神。
“知行合一”,这是我们的先人提出的艺术理念。“知”和“行”注重知识积累和实践体验的并行不悖,所以中国书法、中国文化是一种注重宇宙整体性体验的自觉。艺术真谛的阳光平等地普照着每一个人,来不得半点的虚妄与高傲。因为他懂得艺术境界诞生于一个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层的自我,而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品格的锻造。只有保持对中国传统人文经典的敬畏之心,才能扎根传统、开掘传统,只有对时代与生活心存感激,才能开启心灵的艺术空间,支撑起心中理想的高度!敬畏与感恩是一种生存态度、一种人生境界、一种追寻真善美的道德情怀。
近现代历史证明,中国经历着三个层面的大文化改革,即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和观念文化层面的改革。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关键要进行体制改革与观念形态的改革(即人的观念现代化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中国的发展将引导社会确立一种主导价值,即高扬科学理性和现代艺术精神,把人的现代化推进作为压倒一切的首选价值。中国文化的战略焦点乃是传统文化与科技文明的结合。而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合一。
笔墨是书画艺术的本体核心要素,是书画家心灵的迹化、气质的彰显、审美的传递、学养的标识。笔精墨妙,是中国文化慧根之所系。“笔墨当随时代”,须具有新时代特质的新的创造与贡献。凡是在中国书画艺坛上能经受历史检验而为人们公认的大师们,无一不是突破前人藩篱而创新格的。他们独特的艺术语言系统的创造,对历史传统的极具价值的时代转化,才是这些大师艺术永恒的原因之所在。
(言恭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