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标着5000毫安,实际容量连3000都不到;充电过程中发热到烫手,没充多久就出现爆燃……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报告称,网售移动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率高达35.4%。随着智能手机功能日渐增多,耗电量水涨船高,便携的充电宝成了众多消费者的刚需,但不容乐观的抽检结果让许多消费者倍感忧心。

不合格充电宝危害有多大?虚标电容量困扰着外出旅行的赶路人,让本该是应急电源的充电宝变得杯水车薪。近年来,各地有关移动电源起火爆炸事故频发,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安全威胁,且人们携带充电宝时往往不是独处,而是身处车厢、地铁、写字楼、热门景点等暂时难以充电的人员密集区域,一旦爆炸起火后果不堪设想,群众的生命安全将难以得到保障。

为什么不合格充电宝能够流入市场?充电宝本身属于较低端的电子产品,市场准入门槛相对偏低,同时充电宝消费群体又十分庞大,市场处于高速发展的“野蛮生长期”;我国虽在2017年的移动电源国标中就明确了检测要求,但直到2022年下半年才将其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市场需求大,中小企业竞争激烈,相关规定不够完善,一些缺乏生产资质的小厂家就得以进入,用极低的成本贴牌加工以次充好,妄图从中牟利。

充电宝不能成充电“爆”。保障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必须从源头入手,提升市场准入门槛,严格遵循质量标准管控生产厂商,提升抽检频率和范围。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发现劣质产品必须立即下架,依法查封,从重处罚,督促涉事企业落实整改措施,遏制以次充好的不良市场风气。要把握市场风向和技术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制定监管执行标准,让不合格产品无处遁形。网络销售平台要负起主体责任,确认产品指标检测合格方可允许销售,并设立红黑榜震慑劣质产品厂商。消费者要擦亮双眼,在购买时应关注产品使用参数和企业资质,从正规渠道的合格厂商处购买充电宝……多管齐下、多方发力,人们才能安心使用充电宝。(张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