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武汉市人民检察院和长江日报联合举办的“同在一片蓝天下”公益诉讼访谈第十期开播,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范红学,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张春,人民监督员、湖北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何应元做客直播间,和网友畅谈如何通过公益诉讼推动街道行政执法赋权衔接工作,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直播现场。记者杨涛 摄
“公益诉讼是党和国家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法律监督职责。”访谈一开始,江岸区检察院副检察长范红学就表示,公益诉讼是督促之诉而非追责之诉、是协同之诉而非博弈之诉。2021年至今,江岸区检察院已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00余件,为守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持续发力。
(相关资料图)
江岸区检察院副检察长范红学做客直播间。记者杨涛 摄
去年上半年,江岸区有居民反映,该区域存在汽车服务商户违规临街洗车情形。“马路上本来很干净,因为洗车污水横流,大家都是绕道走。”居民张女士投诉,希望相关部门出面解决洗车店污水直排、占道经营的问题。
“居民事,无小事。”检察官张春说,经过调查发现居民反映情况属实。为了及时固定案件证据,“春风公益”诉讼团队花了两个月时间对全区各街道“全覆盖”式现场调查,对重点区域多次取证。
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张春。记者杨涛 摄
张春介绍,部分商户临街洗车,不仅占用城市道路资源,而且冲洗车辆产生的污水在路面大面积流淌。有的商户未做雨污分流直接将污水排入城镇雨水管网。可以说,临街商户占道洗车的行为已经导致生态环境持续受到侵害,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2022年8月,江岸区检察院对全区十余家街道办事处提出了督促洗车店整改的检察建议,要求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及时对违规洗车行为作出处理,并对街道全辖区展开检查,督促所有汽车服务商户合法经营洗车业务,以着力提升本区水环境质量助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法律监督不是行政行为,不能替代行政执法。”范红学副检察长介绍道,赋予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权、整合现有执法力量和资源是党和国家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在办理洗车店案件的过程中,该院希望通过公益诉讼办案工作推动街道赋权后各行政单位分工合作、形成合力。
“街道办事处承接赋权事项后,在诸多领域转变为行政执法一线主体。但辖区内很多街道赋权执法工作运行中存在现实困难。”某街道负责人坦言,街道在承接赋权事项后,部分执法人员还不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对执法实操还存在不适应性,执法工作迫切需要专业支持。
如何协助街道彻底解决洗车店直排污水执法难题,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江岸区检察院通过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听证+磋商”机制,要求水务局、环保局、城管局等部门为街道执法人员带来了多次现场执法培训,填补了街道执法业务技能中存在的空白。
张春介绍:“我们在每个街道选取一两家洗车店,由职能部门专业人员现场集中讲授执法的依据、程序和方法,确保各街道洗车店及时办理排污手续、建立符合技术标准的污水处理设施。”
“办案工作中,他们还组织了多场听证会,既聚焦了行政单位当面探讨问题和方案,又通过多方参与保证工作落实。”人民监督员何应元曾到场见证,他认为,检察院在办案中既考虑到了保护社会公益,也考虑到了洗车店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其合法权益的保障,倡导了有温度的执法。这个过程也是对营商环境的有力保护,也是一种办案智慧的体现。
人民监督员、湖北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何应元。记者杨涛 摄
访谈期间,有网友提问:“怎样才能将公益诉讼线索提交到检察院?”张春介绍,社会各界可通过多种渠道反映公益诉讼线索:一是通过12309检察服务热线反映;二是报名成为“益心为公”志愿者,通过志愿者系统反映;三是直接来检察院接待大厅反映。
(长江日报记者耿珊珊 通讯员李绍红)
【编辑: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