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穆迪在中国大陆地区裁员的消息在多个社交平台流出。
11月23日,《华夏时报》记者从一位猎头处了解到,穆迪此次裁员只涉及到旗下的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相关业务,未波及其债券评级业务。
穆迪内部人士11月22日对《华夏时报》记者证实:“在此轮裁员中,整个深圳部门都没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对于穆迪分析退出后客户维护等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致电穆迪分析披露的相关电话,截至发稿,均无人接听。
因关闭分析业务裁员超百人
作为具有百年悠久历史的国际知名企业,穆迪旗下有两个主要的业务部门,穆迪投资者服务(Moody"s Investors Service)(下称“穆迪服务”)与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
11月18日,有媒体报道称,穆迪已经关闭其在中国大陆的分析业务,穆迪分析的管理团队于11月16日上午在关于业务更新的Zoom线上会议中被通知了此事。
据穆迪中国官网显示,穆迪在北京、上海、香港特别行政区、深圳及台北均设有本地办公室,共有550多名员工。据媒体报道,此次穆迪在大中华区裁员过百人,超过其在大中华区员工总数的四分之一。
“此前几乎没有任何关于裁员的迹象。事情发生后,就连穆迪分析的高级员工也感到诧异,因为穆迪分析的营收正处于增长期。”前述内部人士表示。
据穆迪分析官方公众号介绍,穆迪分析迄今为止为全球155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家监管当局、金融机构、各类商业公司提供了一系列围绕风险计量及评估的相关专业服务,具有执行从数据收集、分析建模、业务咨询、专业培训、到IT平台全面整合方案的服务商。
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穆迪分析收入为6.85亿美元,同比增长14%。而穆迪服务的评级业务收入仅5.9亿美元,同比下降36%。
针对一增一降的情况,穆迪方面表示,这是因为在持续的市场波动、通货膨胀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全球债务发行量急剧下降。
今年5月,穆迪分析刚刚推出聚焦中国市场的全方位风险分析平台Risk Compass。
资料显示,该风险分析平台覆盖中国在岸和离岸债券/信用市场的大多数公开上市或发行实体,包括2万多家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债券发行人和城投公司 (LGFV),以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新三板) 挂牌实体和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该平台可以帮助用户区分信用水平、对债券进行估值、了解交易对手风险并分析预警信号。
用户也可以将其数据和经验与穆迪分析丰富的数据和稳健的分析相结合,以监控风险并识别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穆迪表示“根据当前和预期未来的经济环境,现正采取措施调整全球人员布局”,但有内部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透露,穆迪北美或欧洲地区目前也有裁员,但范围很小。
不过,此次“分手”,穆迪方面对中国员工则出手阔绰,有内部人士透露,有的员工收到了一年的工资。
仍在中国有较大规模的运营
虽然穆迪分析退出,但穆迪依然看好中国市场。穆迪在回应媒体时表示:“穆迪仍在中国有较大规模的运营,并会继续为中国的可持续增长及中国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作为国际知名的债券评级机构,穆迪成立于1900年,由John Moody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创立,1993年在中国设立首家办事处,2003年2月在北京成立全资附属公司北京穆迪投资者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穆迪国际业务主管叶敏担任法定代表人。
截至2022年1月1日,穆迪旗下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评级的大中华区发行人/交易的跨境债务余额高达8565亿美元,服务对象包括200多家非金融企业、190多家金融机构。
此外,穆迪还与多家中国本土关联公司合作,认为这样“能够协助客户评估各种风险”。
其中在2006年,穆迪与中诚信国际母公司签署合资协议,收购了其持有的中诚信国际49%的股份,这一合资谈判长达三年之久。彼时,穆迪出资1000万美元左右,而49%的持股比例也是当时管理层默认的合资上限。
这起“联姻”正值商务部发布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国内企业新规定》之后,也是金融业内发生的第一起外资并购案例,打破了国内信用评级行业由中资独霸的局面,穆迪也借此打开了进入中国大陆资本市场独一无二的窗口。
截至2021年3月,穆迪持有中诚信国际30%的股权。那么穆迪此次裁员是否对该合资企业产生直接影响?《华夏时报》记者致电中诚信集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不方便回答。截至发稿,仍未有更多回复。
随着ESG成为全球投资者的关注重点,穆迪还在2019年投资了商道融绿,持有商道融绿的少数股权。后者作为中国领先的ESG数据和分析机构,服务于国内外客户。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