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80后单身男子尹先生称,在他趣遭遇诱导充值甚至被色情勾引后,充值了六千余元。尹先生提供的和他趣客服聊天记录显示,经过投诉和举报,平台方确认两个女性用户确实存在诱导充值的现象,承诺可以退回部分钱款,但遭到尹先生的拒绝。
他趣平台相关负责人接受《产品可靠性报告》采访时表示,确认部分用户存在诱导充值的事实,但否认有色情勾引等违法违规行为,并且已对诱导尹先生的相关用户做了封禁处理,可以全额退回充值款项。
(资料图)
用户的收益终究要通过平台提现,如何规避交友平台成为色情传播的温床?这位负责人强调,此后会加强平台的安全巡查机制,在守法合规的前提下运营,目前他趣平台使用人脸识别机制,一旦账户被封禁,将无法再次重新登陆。
80后单身男称被他趣色情勾引,诱导充值六千余元
尹先生最近在他趣交友平台刷了六千多元之后,如梦初醒。回顾和女主播的聊天记录,他认为被诱导充值消费,甚至涉嫌色情勾引。
“你不用说话,很多女孩子跟你搭讪,你回一条消息,就要花三四毛钱,”尹先生说,“如果你跟这个女的进行视频通话,就是一分钟8块钱。”
经网络社交平台的推荐,尹先生下载了他趣APP,做完相关的验证,便有十几个女性用户向其打招呼问候,但是每回一条信息,就需要花费几毛钱,起初他也没在乎,直到后来,成百上千的充值刷礼物之后,他才意识到受到对方的诱导做出了过激行为。
尹先生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有女性用户向他发来“我想亲亲”、“抱抱”、“想和你”等言语。“你想跟她交朋友,她诱导你刺激性地给她刷礼物。”尹先生说。
尹先生特别提到,和女主播视频聊天的时候,一分钟需要花费8元钱,女主播穿着暴露。“那种透视装,漏点的衣服。”一时经不起诱惑,他先后充值了六千余元。
尹先生是80后,感情事业一直不顺利,眼看就要到了40岁的年龄。本来计划着在他趣交友平台找到人生伴侣,大额充值后和女用户交友无望,尹先生发觉又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他趣确认诱导充值但否认色情勾引,全额退还充值款项
意识到情况不对,尹先生向他趣客服进行投诉反馈自己的遭遇,微信聊天记录显示,“他趣小西瓜”的客服回应称,风控部门已经出具核实结果,经排查,尹先生所举报的两个用户确实存在对应的诱导充值消费行为,已经对违规贴号进行封禁处置。
初次的回复结果显示,他趣的财务部门对被诱导充值消费金额进行核验之后,由于尹先生给对方用户消费的款项大多都已经被对方用户提现完成,他趣平台也有尝试联系对方用户进行款项追回,但效果都不太理想。
“他趣小西瓜”称,鉴于尹先生在平台内的不畅体验,平台可以为其协调,可特殊申请退回违规消费 66%,也就是329656趣币,折合人民币为约三千多元。
6月14日,他趣客服对《产品可靠性报告》表示,一旦发现诱导充值等行为,可以全数退回诱导充值的款项,并将相关账户做封禁处理。
“如果说这种情况的话,我们将会把用户所消费的款项,就是涉及到诱导消费的款项全数退还给用户,并且将违规涉嫌诱导的账户处罚封禁掉。”
经过多次核查,他趣平台相关负责人称,已经确认部分用户存在诱导充值的事实,但暂时未发现用户有色情勾引等违法违规现象的存在,对于尹先生的充值款项会全额退回。
如何规避成为如色情平台温床
公开资料显示,他趣是由厦门海豹他趣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手机APP。其官网显示,致力于我国适龄单身用户提供一站式社交、直播和泛娱乐服务,目前已覆盖用户2亿。
他趣宣称,单身人群交友难题何解?他趣交友或能给出答案。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报告,2021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8.4亿元。
有评论指出,因为互动场景更多停留在线上,所以新型婚恋交友APP也成了信息泄露、网络诈骗、消费诱导以及软色情泛滥的重灾区。
公开报道显示,他趣曾因传播色情低俗信息被网信部门约谈。
据网信福建,2020年“他趣”等数个平台涉嫌传播色情低俗信息等问题,厦门市网信办依法约谈相关网站平台责任人,采取暂停更新、关停违规板块、限期整改等处置措施,要求网站平台全面清理违法不良信息,健全完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机制,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他趣相关负责人接受《产品可靠性报告》采访时表示,平台给予用户有前置教育和提示,一直在预防网络安全风险,增加用户在交友过程中的安全感和信任度。用户的直播会受到平台机器人的日常监管,一旦发现色情直播等违法违规的现象,会立即叫停和封禁账号,因为账户在登录时有人脸识别,被封禁后,违规账户也无法再次登录。
多个交友平台资深人士称,主播的收益终究要通过平台进行提现,诱导充值、甚至色情勾引以攫取更大的利益,灰色空间难免存在。如何规避成为色情平台温床,从更远的角度看,平台想要实现长期发展,必须进一步强化监管职责,在合规合法的基础上,寻求更多的增长点。若为了逐利而碰触红线,虽然短期内会获利颇丰,一旦被监管部门查实,APP将会被永久下架,对于平台来说是灭顶之灾。
截止发稿之前,尹先生已经悉数收到之前充值的六千余元,本刊将继续关注事件进展。
来源:产品可靠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