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通常是科幻片、灾难片中推动情节的辅助性过渡场景。


(资料图)

只有庵野秀明,把开会拍成艺术品。

庵野秀明对开会的痴迷,

不亚于电线杆。

除了《EVA》,其代表作《新·哥斯拉》《新·奥特曼》中皆有体现。

本文,我们继紫绿配色、电线杆之后再次走近这位名监督的内心,隆重奉上EVA研究系列·第三篇——

庵野秀明为何痴迷「开会」?

他为何能把「开会」拍得很好看?

通过「开会」他到底在表达什么?

你就那么喜欢开会吗,庵野秀明?

EVA研究系列

EVA综合征研究:你为何对紫绿色物品露出痴笑?

EVA周边研究:关爱中老年阿宅,我只服EVA

下方严重剧透

下方严重剧透

01

开会,太棒了

一般印象里,EVA是一部懦弱少年逐渐成长的热血机甲动画。

其实,EVA是一部开会番,最关键的设定,最著名的场景,最具代表性的符号,最有名的音乐......

都来自开会。

EVA的幕后大手Seele是一个秘密组织,他们表面上指挥下属机构Nerv打使徒,暗地里推动「人类补完计划」,妄图加速人类进化。

Seele可能是地球上最爱开会的组织,三天一大会,两天一小会,旧TV版26集几乎集集开会。

碇源堂也是Seele成员,老得汇报工作,EVA名表情就是这么诞生的——

这是碇司令在会议桌上的痛苦面具

这个著名场景是会议室

你应该在很多EVA周边上都见过这行小字:Sound Only

你可能觉得,它一定像EVA这部作品一样充满深刻隐喻。

其实Seele日常交流全靠Zoom Meeting线上会议,出于保密需要,大佬们以黑石碑的虚拟形象出现。

Sound Only没啥内涵,就是这个意思

汇报使徒动态、监督EVA建造、推进补完计划......《EVA》中大大小小的事都要开会,庵野秀明干脆拿出一集专门讲开会。

像Seele这样的大型组织,周报、月报、季度总结是家常便饭,时不时就要回顾一下今年Q1招了几个适格者,花了多少预算。

同时,日本动画番剧播到一半往往有个过渡集,来一波回忆杀梳理前情,承上启下。

既然屏幕外要给观众讲一遍,故事里要给领导汇报一遍,为啥不合二为一?于是我们得到了EVA第14集《SEELE、魂之座》

Seele召开Nerv业绩总结大会,一边讲ppt一边回顾了动画前半程剧情,省经费还能交待设定,真是棒得不能再棒了!

会议ppt内页展示

看过这集才明白,著名的TV版标题、日后成为代表性视觉风格的「L形加粗明朝体」,只是年终总结ppt。

到了2016年,庵野秀明不再满足于用一集动画讲开会。

他把开会拍成了一部电影——《新·哥斯拉》。

哥斯拉袭来,日本政府成立「巨大不明生物灾害部」,网罗各界奇人异士共度危机。

这部由无数个大大小小会议组成的电影中,哥斯拉的戏份寥寥无几。

全片在「开会-作战-开会-要不再开个会复盘一下刚才的会」中循环往复,不但台词自黑「日本人真是爱开会啊」,还让两个团体进行开会比拼。

日本政府开会效率低下,官僚作风严重。

年轻人组成的临时部门敢想敢干,自愿通宵加班并在脑暴会上想出了关键方案。

欧美观众可能无法想象,有多少东亚人把《新·哥斯拉》当职场片看待。大怪兽的样子早已忘光,全部印象只有「开会的石原里美/高桥一生很帅气」!

至于《新·奥特曼》,庵野秀明为拍开会直接改动了设定。

老版「科特队」变成「祸特队」,主角团一下子从《星际迷航》式的科考探险队变成公务员。

战斗小组 VS 公务员

西装、工牌、领标三件套,美其名曰致敬初代,华丽升级,其实只是想开会!

什么,你问奥特曼在哪里?痞子原话:「奥特曼啊,象征性地出现一下就行了」。

02

节奏感!把开会拍得精彩

从EVA时代到「新·日本英雄宇宙」系列4部作品,庵野秀明的「开会狂热症」逐渐升级,技法炉火纯青。

《新·哥斯拉》中有一段30秒蒙太奇:

临时成立的作战中心,一排排桌椅、器械和办公用品被整齐地叠放在一起,人们无间配合、认真工作的样子充满秩序之美。

庵野秀明熟悉的赞美响了起来:

能够简单地拉出那么多电线杆桌椅/打印机/笔记本电脑,实在太棒了!

他的招牌视听语言贯穿了每一场会议:

1、拼贴、快剪

2、大特写、大广角,死亡仰角造成人物/建筑畸变

3、非常规构图:从椅子缝儿里/咯吱窝底下拍,都是刁钻且不常见的角度,主体在画面边缘而非视觉中心

这样的镜头语言,主要是受日本导演实相寺昭雄冈本喜八的影响。

用特定角度赋予意义和情感;关注无生命物体的结构性美感;运镜跳跃,不断在宏观—微观间来回切换;画面配合音乐形成韵律......这些都是两位大师的惯用手法。

庵野秀明向两位前辈取经,再融入自己的风格,自成一派。这就是为什么他拍的开会总是很带劲——注重节拍,强调巨大秩序、规则的美感,奇观便从中诞生了。

03

你就那么喜欢人类吗

庵野年轻时代的一次采访里,记者问:如果将来有朝一日让你拍《奥特曼》,拍什么?

庵野回答:地球防卫队,聚焦这一组织,看看人类如何应对突发状况。

庵野秀明喜欢开会,因为他真的很喜欢人类。

「我觉得庵野这人啊,比起长了尾巴的怪兽,更喜欢人形的角色。」——樋口真嗣

从业几十年来,痞子的作品一直在强调人类特有的情绪和价值。开会是他对「秩序之美」的痴迷的外在体现,也是他一生追寻的人本主题的延续。

会议,虽说是推动情节的过渡场景,也是人之意志、勇气、局限与弱点的集中展现。

「会议」在庵野秀明作品中的频繁登场,还构成了一种「严肃空想」,如同《大怪物的善后处理》《超人后裔生存的思考》《奥特曼研究导论》《黑衣人》这类作品,本着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精神,将“怪物”“超能力”“外星人”等遥远狂想进行日常化、现代化处理。

打怪?先走个流程吧。视野一变,古老的题材又有了新血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