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来说,好的营商环境就是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今年以来,共青城市深入推进深化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加码”。共青城市创立的“共青共商”恳谈会机制,好似一剂催化剂,在产业能级提升中引发化学反应,助力企业转型升级、裂变发展。
“一次恳谈会、五分钟分享、两小时交流,就把制约企业发展的人才、资金等瓶颈问题都解决了。”江西省亚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高管商月红夸赞的正是“共青共商”恳谈会。可谁承想,参会前,商月红对此类“务虚会议”并不以为意。
恳谈会,顾名思义就是定期协商、共同面对、共同解决各行业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近日召开的“共青共商”(第二期)恳谈会,专题研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共青城市主要领导开诚布公纳良言、谋善策,商月红也带着“用工难题”参会。
不表功、不务虚、奔主题。“我们就是来接受大家的批评建议的,希望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轻松的开场白,让在场企业家纷纷卸下参会“包袱”。
“有备而来”的商月红首个发言,“我们在职员工已有1100人,但一线普工缺口较大,希望政府给予帮助。”商月红说,公司在机械、电器类专业方面技术人才紧缺,并希望招募本地优质毕业生参与企业产品研发。
商月红的话音刚落,共青城市人社局负责人立马回复:“我们将与共青铁路技工学校一同到企业洽谈招工事宜,并通过‘共青城就业’微信公众号等发布企业招工信息。同时,安排企业参加第四届科教城大型校园招聘会。”
顺着商月红的话,共青城市主要领导当即表示:“企业提出的需求,凡是能办的,各单位都要现场拿出解决办法和完成时限;确实不能解决的,也要明确政策法规依据。”
这让商月红彻底吃下一颗“定心丸”。
没过两天,共青城市人社局以“送工入企”的方式,组织专车到苏家垱乡接来20多名劳动能力强、就业意愿高的村民送进江西省亚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进行择岗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