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年收益近4亿元,村企产业和居民发展红利相生共长,20年来写下充分就业、共同富裕的答案——
(资料图)
“红星村”里的分配往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谭登
长沙城南井湾子街道红星村,每月25日是居民生活补贴发放的日子。“从最初一年1000元到现在每月4000元,转眼间生活补贴发放20年了。”8月18日,居民严敏感慨:集体产业扩大了,生活也越过越红火。
第九届“红星杯”比赛开幕式。
这个长沙首批“文明村”“亿元村”“红旗村”,被誉为“三湘第一村”,年收益接近4亿元。如何分配好村集体经济收益“蛋糕”?既兼顾居民生活分享发展红利,又持续垒砌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的版图——他们20年来给出了相生共长、共同富裕的答案。
红星全球农批中心
“断股”后20年,居民生活补贴增长48倍
2002年12月31日24时,红星村历史“拐了一个弯”。这个时间节点之前,红星村户籍居民被确定为村集体企业的股东。他们称之为“断股”,认定了2534名股东。当时,村集体资产评估为1.298亿元,每个股东5万股。
73岁的文凯良参与了当年股改,“一些结婚、上学迁出户口的人争吵,要求认定为股东,但村委会坚持原则,村委会主任的姐姐因上大学迁出户口,也一样不予认可。”
红星国际会展中心。
2003年底,又是红星村的一个节点,这一年第一次给2534名股东每人发放了1000元生活补贴。“村委会提出分配方案,由50多位村民代表组成的村民议事会通过后,不论男女老幼,平均分配,皆大欢喜。”文凯良说。
2006年,村办企业红星实业公司“脱胎换骨”,实行股份制改制,成立红星实业集团,2534名股东选举股东代表大会,决定生活补贴发放、产业发展等事宜。这一年集团资产9.9亿元。第二年,生活补贴提高到每位股东2000元/年。
红星村社区运动会合影。
直到2012年,红星村完成“村改居”,原红星村调整为4个社区,村民变居民,居民变股民,村委变社委,集体土地变国有土地。按红星实业集团党委书记罗跃的话说,“村改人不散,村撤心仍齐,以持股形式把2534名村民紧密联系在一起。”此时,居民生活补贴已改为按月发放,每人1000元/月。
集体经济收益更是“滚雪球”壮大,2010年破亿,达到1.25亿元;2016年破2亿,达到2.18亿元;2021年3.41亿元,2022年3.88亿元。集体经济“口袋”日渐充盈,居民分享发展红利也“水涨船高”,生活补贴从每月3600元、3800元提升到每月4000元,20年里年度补贴增长48倍。
农业展厅。
每年居民生活补贴怎么发?红星实业集团党委委员杨金花说,走集体决策程序,根据企业经营状况,评估物价、生活成本、社会薪酬等因素,确定发放额度,由股东代表大会通过。是否没有“天花板”无限增长下去?集团党委书记罗跃有清醒的认知,“保障基本生活水准前提下,略高于物价水平,将来一段时期,居民生活补贴以不超过10万元/年为限,否则居民可能‘躺平’,养了懒人。”
红星会展第23届农博会。
算好收益分配账,产业版图“酵母”般扩张
居民生活补贴不是天上掉馅饼,是红星村干出来的,是集体收益算好“分配账”,持续投入产业,“酵母”般催化出来的。
集体收益“大头”用于滚动发展,引导集体产业扩大版图。罗跃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红星村获得土地拆迁补偿“第一桶金”,不像其他地方那样分光,而是留作发展基金,投资200多万元“破土”建设红星商业大楼。后又建起井湾子家具城,在长沙城南崛起“湖南家具第一城”,年成交额数十亿元。
红星全球农批中心2期生鲜市场。
近至红星全球农批中心,2016年集体收益2.18亿元,生活补贴发放近7000万元,其余1.48亿元启动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搬迁、建设红星全球农批中心等产业。后续多年投入,2021、2022年集体收益中的2.38亿元、2.7亿元,也投进红星全球农批中心项目建设、品牌推广等。现在,总投资超50亿元的红星全球农批中心起航,是中部地区最大“菜篮子”“果盘子”,水果年交易近500亿元,居全国同类市场前三,交易覆盖21个国家和地区。
红星井湾子家具城。
集体收益为杠杆,撬动产业链版图,“长袖善舞”。他们建设的红星冷链产业,是省内冷库容量、辐射面最大的冷冻食品集散中心;他们打造的农业博览会,是“永不落幕的中部农博”品牌……“红星村资金链围绕集体产业上下游,拓展‘农字头’会展,从湖南走向了陕西、山西、东盟、非洲等地。”罗跃表示。
农博会现场。
如今,红星实业集团资产过百亿元,业务覆盖流通、加工、房地产、金融四大板块,成长为有13家子公司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红星商圈、红星村品牌名动省内外。
产业辐射,带动充分就业。红星实业集团董事会秘书龙洪波提供了一组数据:原红星村居民,30%的人在集体企业就业,30%的人在社会单位就业,30%的人自主创业,10%的人由集体及自有物业出租获得收益,人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
富了的红星村,跳出去带动更多的村致富。红星村有间“乡村振兴办公室”,前往溆浦、花垣等地开展产业结对帮扶。在茶陵县设立油脂公司,帮助老区发展油茶种植加工产业。在永州启动生猪一体化养殖项目,带动养猪1.2万多头,可以直供港澳。
近年来,红星村与100多个县建立产销对接,川流不息的货车驶向共同富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