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利民 于谦 通讯员 王俊 张欣 崔鑫


(资料图片)

“多亏有了社区兴趣小组,我家康康才能走出家门,我们才放心让他自己出门到社区活动。”近日,家住张店区马尚街道齐悦国际社区的康康(化名)妈握着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赵玉芝的手感谢不止。

“我市以张店区为试点,积极探索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有效整合配置政府、社区、社会资源,逐步构建以区康复服务中心为纽带,社区‘馨康家园’关爱服务站为延伸,辐射居家上门的‘三级联动’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帮助精神障碍康复者逐步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兴趣小组”

助力精神障碍康复者重拾信心

康康是一名35岁精神发育迟滞居民,他的智力停留在了七八岁孩童的水平,但非常喜欢敲架子鼓,在家里练习会打扰邻居,康康妈对此十分发愁。

社区志愿者了解到这个情况,并在征得康康同意后,把架子鼓放到社区活动室里,并在社区组建了音乐兴趣小组,让康康既可以练习架子鼓,又可以与在社区练琴的居民多交流。目前,康康已经可以和社区其他居民配合,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晚会,迈出了通过爱好融入社会的关键一步。

“张店区在社区建立由社区网格员、监护人、基层民警、社区保健医生、社区志愿者组成的5人帮包小组,将康复人员按照居住地,纳入全区1466个社区网络服务管理,对每名康复人员病情和家庭状况进行入户摸底、建立档案。”张店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依托社区阅读室、手工室、棋牌室、健身活动室等资源,根据精神障碍康复者不同的兴趣爱好,将他们编入社区各类“兴趣小组”,定期开展小组活动。

截至目前,张店区共有9名康复者的16件手工作品获得578元收入;211名康复者参加了50余场演出。

“爱心超市”

带动精神障碍康复者实现价值

“没想到有一天孩子还能给家里挣钱,还能在社区里发挥作用,我们真是又自豪又感激啊!”张店区和平街道祥和社区的馨馨(化名)用社区志愿积分兑换了花生油,家人忍不住感慨。

馨馨从小发育迟缓,是智力二级残疾人,渴望能够给家里做点事,减轻家人的负担。得知社区开设了“爱心超市”并可以用社区志愿活动获得的积分兑换物品后,馨馨加入了“小天使志愿服务队”,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靠着积攒的志愿服务积分在“爱心超市”里为家里兑换了一桶花生油。

据了解,为帮助精神障碍康复者实现自我认可、家庭认可,张店区鼓励他们参加志愿活动,采用了3倍积分方式,精神障碍康复者每参与一项志愿活动会获得普通志愿者3倍的积分,以这种方式激发他们参与到社区治理中。目前,已有105名康复者获得了3082分志愿服务积分,可换取1541元物品。

“馨康家园”

用爱呵护精神障碍康复家庭

在关心精神障碍居民的同时,社区对精神障碍居民家属的生活和心理状况也给予特别关注,满满爱心让社区帮扶有温度、救助有保障。

张店区体育场街道兴乔社区的王阿姨是一名精神障碍患者,儿子和儿媳无固定工作,孙子为残疾人,是社区低保边缘户。平时王阿姨由儿媳照顾,因为缺乏对精神障碍患者照护的知识,儿媳在跟老人相处中经常感觉很委屈。

社区发现这一情况后,在社区馨康家园能力提升室开展了针对精神障碍居民家属的照护、心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培训,同时联合辖区培训学校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王阿姨的儿媳培训后得到了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辖区企业也为其孙子提供了停车场收银员工作,家庭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在今年2月份王阿姨成功摘掉了低保边缘户的“帽子”。

数字显示,截至目前,张店区已开展拉家常、心理咨询等关爱服务活动200余次,举办公益讲座72次,帮助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者拓宽视野,提高社会交往、就业等能力,尽快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编辑:孔鼎        二审:王磊        终审:李子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