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忠言有益
■ 韩忠益
证监会日前确定了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涵盖加快投资端改革、优化完善交易机制、加强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等诸多举措。不少人认为,加快推出上述诸多可落地、有实效的政策举措,在稳定预期、提振信心的同时,也将从长远着眼,统筹发展股票、债券、期货市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监管部门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等方面综合施策,协同发力,将促进A股市场展现新面貌、激发新活力。
从市场反应看,效果似乎没有达到预期。本周一沪深两市开盘即下挫,一直跌至周五,沪市在节节败退中还创出今年以来新低3053点。
我们当然不能用短期眼光来看待这些提振市场信心的举措,但理性地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来解读这些改革措施并不为过。
说到投资端改革,很多分析认为与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有关,这当然是对的。但笔者认为,投资端改革首先要增强投资者信心,要明确市场预期。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羡慕美股走势?原因就是美股存在较大的确定性,即便发生2008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人们也没有恐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美股很快便走出下跌通道,连创历史新高。此次我们管理层推出的一揽子举措中,拓宽公募基金投资范围和策略、降低管理费率等举措作为投资端改革的重要内容,显然是希望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释放活力”,也是想通过发展金融工具来赋予投资者更加灵活多样的投资模式,包括引导公募基金管理人加大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力度(本周一,国泰君安率先宣布,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以及与广大投资者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原则,将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合计2亿元人民币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建立公募基金管理人“逆周期布局”激励约束机制等举措,短期内这些举措看上去都很美,但算不上强刺激。因为有限的降低交易成本并不能改变“股市走势低迷”的认识。
然后是所谓的加强融资端建设。从A股市场诞生起,服务实体经济就是管理层反复强调的作用。但如何与投资者回报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次证监会推出的举措是强调“建立完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绿色通道’”等,这当然有利于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科创企业和实体经济,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引导经营性现金流稳定的上市公司中期分红、加强对低分红公司的信息披露约束;加快推进回购规则修订,放宽上市公司在股价大幅下跌时的回购条件等举措,都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事实上,有一些行业2023年的股权融资已明显出现收紧迹象。比如A股中券商行业至今还未有一单定增落地,且已有中原证券、华鑫股份两家券商撤回定增申请,这两家券商分别于2022年4月、12月发布了定增预案。但是坦率地说,与上市公司大股东们套现的资金相比,回购规模实在太小,而且本质上的高抛低吸若不是将回购股份注销掉,那也只是一次财务上抄底获利的戏码。拿公司的资产回购,消耗了现金流,造成企业净资产下降,然后再用简单的业绩提升完成所谓的激励股权,肥了高管等核心人员,小散的利益保护又在哪里?
当然,也有实质性利好,研究限制破发和破净上市公司再融资活动,要求其提出改善市值的方案,算是超预期了,但总体上现在在议的所谓利好力度并不大。如果硬性规定新股和再融资破发则大小非不得减持,同时,新股IPO时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不能超过25%或者35%,那从源头上就算是堵住了未来清仓式减持的可能。
最后再来聊聊交易端改革。就大家关心的股票市场“T+0”交易问题,证监会回应称,“T+0”交易客观上对于丰富交易方式、提高交易活跃度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上市公司股价走势取决于上市公司质量和经营效益,“T+0”交易方式对市场估值的中长期影响有限。目前A股市场以中小投资者为主,持股市值在50万元以下的小散户占比96%,现阶段实行“T+0”交易可能放大市场投机炒作和操纵风险,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大量运用程序化交易,实行“T+0”交易将加剧中小投资者的劣势地位,不利于市场公平交易。我们认为,现阶段实行“T+0”交易的时机不成熟。然后话锋一转,说要研究适当延长A股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交易时间,似乎这样能更好满足投资交易需求。确实,国际上较为成熟的市场交易时间多数都超过A股的4个小时。比如,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股票交易时长为6.5小时;伦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时间长达8.5小时;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和巴黎泛欧证券交易所也长达8.5小时。如果将A股交易时间延长还能更好地带动A股市场与港股接轨,提升双边联动性。但是别忘了,这些市场恰恰实行的是“T+0”交易方式。A股不搞“T+0”交易方式却要延长交易时间,无助于交易活跃。从事股票交易的人都知道,A股最活跃的交易时间段一般都在开市前半小时和收市前半小时,其他大部分交易时间都较为平淡,你给它延时再长,也改变不了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