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就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举行集体采访,此法将于9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专门性法律,将为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提供坚实法治保障。随着我国老龄化发展,截至2022年底,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超过2.8亿,成为一个亟需关注的庞大群体。要让无障碍设施、服务等从“有”向“优”发展,不仅需要配备到位,更要“智能化”、“信息化”,加强监管落实到位,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权益保护。

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近年来,我国更加重视社会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举措解决困境,如老旧小区累计加装电梯8.2万部,改造老年人能够使用的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的数量累计超1亿台,为老年人用户开设一键呼入的人工客服专线累计服务超过2.2亿的用户,充分彰显了党和政府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增进民生福祉的初心使命,真正在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无障碍环境建设需要人才和技术支撑。创新养才、聚才、留才、用才机制,用好用活各类人才,为无障碍环境建设内涵式发展赋能增势。推动无障碍环境定向人才培养,鼓励高校、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开展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及引进,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加快智能化无障碍环境建设探索,促进新科技成果的研发、生产、运用和推广,打造“互联网+无障碍”模式,让网站和手机APP完成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完善无障碍设施设备,面对残疾人、老年人自动开启关怀模式,为残疾人、老年人生活带来便利。

让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落实到位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要深入调研无障碍建设方面的缺失和短板,广泛征集并解决群众特别是残疾人、老年人反映的难点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督督察执法力度,加快推进无障碍环境和适老化改造。基层组织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宣传,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残疾人、老年人了解如何利用无障碍服务辅助生活,同时最大化调动社区干部、专业社工、及各行各业志愿者力量,形成组团式帮扶格局,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社会全体公民要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体,弘扬敬老爱老、扶弱助残、守望相助等传统美德,共同打造一个友爱、互助、和谐的社会环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落地将让“城市温度”在“立法速度”与“执法力度”中得以彰显,党和政府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探索不会停止,人民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也触手可及。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越(武汉硚口区)

责编:丁楚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