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

质疑一个深圳人的排队能力


(资料图)

毕竟

经过早高峰的千锤百炼

深圳人

早已把“排队”

深深刻进了DNA里

图:定格深圳

这么说吧

如果你抱怨深圳奶茶店

竟然要排2小时

深圳人听了

一定会摇摇头:“so easy 啦~”

如果你跟一个深圳人说:

“我排过要等1627桌的牛肉火锅,

中午11点取号,晚上11点才吃上”

深圳人可能也只会来一句:

“问题不大~”

因为

3个月的队

深圳人眼都不眨一下

照排不误

如果你问我

什么地方值得排这么久

小福我

就要Po出这张打卡图了

厉害吧?

原图!无滤镜!

毕竟这是我等了3个月

才等到的机位

美到窒息!

福田这个“世外桃源”

已被收入“国家队”

爱上深圳的理由很多

地铁扶梯出来就能拥抱大海

绝对算一个

图源:见水印

周末的深圳湾公园,人比鸟都多。但其实,最美的“机位”不在人头攒动的深圳湾公园。

而是藏在这个人迹罕至,由武警守卫,用铁丝网严密封闭的地方,这里神秘感拉满,却也是深圳最具原生态的“世外桃源”:

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以下简称“福田红树林”)

福田红树林位于深圳湾东北部,东起新州河口,西至深圳湾公园,南达滩涂外海域和深圳河口,北至广深高速公路,沿海岸线长约6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5′,北纬22°32′,面积只有3.68平方公里,分布在一条6公里长的海岸线上。主要保护对象是红树林和水鸟。

别看它挺袖珍的

它的“背景”,很硬核!

全国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全国唯一处于城市腹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全国仅有的6个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之一;

......

3年时间

它直接就完成了身份两级跳

2020年,福田红树林被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被收进国家队;

2023年2月2日,福田红树林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正式晋级“国际圈”。

一个在南海之滨

独美的小透明一路开挂

一步步把自己打造成国际咖

福田红树林,凭啥?

凭它的绝美景象

足以秒杀一众朋友圈

这里,有水鸟翔集

截至目前,福田红树林共记录鸟类262种,其中59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4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濒危物种,如黑脸琵鹭、黑嘴鸥、白颈鸦、红头潜鸭、黄胸鹀等。

本地“土著”

白鹭、池鹭、牛背鹭、黑水鸡等是福田红树林的留鸟,它们一年四季都在这留守。

匆匆“过客”

每年10月到次年5月,近十万只长途迁徙的候鸟在深圳湾越冬或过境。在市中心,大家就能饱览万鸟齐飞的画面,见福田生态环境优化效果显著。

01.黑脸琵鹭

据调查,2022年全球有6162只黑脸琵鹭,深圳湾有369只,约占全球总量的6%,是全球第三大黑脸琵鹭栖息地。

02.苍鹭

红树林湿地滩涂食堂的熟客

03.罗纹鸭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

它被列为近危鸟类

这里,有鱼翔浅底

这里地处深圳湾河口的西北侧,与河口南侧的香港米埔红树林组成一个半封闭的海湾生态系统,所以鱼虾蟹贝格外丰富,妥妥的“留鸟的饭堂,候鸟的粮仓”。

01.弹涂鱼

滩涂上的“显眼包”

对峙的大弹涂鱼和长足长方蟹

大弹涂鱼争夺领地

02.招潮蟹

招潮蟹四散而逃

03.米氏耳螺

涨水前,米氏耳螺会爬上红树,试图躲避天敌

这里,有奇珍野兽

20余年未见的欧亚水獭,还有豹猫、小灵猫、黑天鹅等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也频频出现。

01.豹猫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捕食小白鹭的豹猫

02.欧亚水獭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已在深圳消失多年,因生态环境转好,近几年又出现在红树林中

03.灵猫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红外相机在深夜抓拍到的小灵猫

这里,有海上猴岛

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为两个区域,除了福田红树林,还包括内伶仃岛。这座海岛只有5.54平方公里,却居住着1200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其密度之高,全国罕见。

这座岛原本与陆地相连,7000年前,剧烈的板块运动让它成了一座孤岛,这群猕猴的祖先就这样被迫留在了岛上。1984年,岛上成立保护区,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多年来,它们的种群数量增加了5倍,从1980年的200只,到如今的1200只。

只不过,这是座极少有外人到访的无人岛,我们无法轻易涉足。

这里,有海上森林

红树林

也许会颠覆你对植物的认知

大多数植物的繁殖

是将种子散播出去

然后生根发芽

但红树林

却是个“怪胎”

它名为树林

却生活在海面

作为植物

却学习哺乳动物的胎生

红树林的种子在果实里萌发并从母体吸收营养,然后母体脱落,插入泥滩并扎根长成新个体,跟哺乳动物的胚胎繁殖一样。

福田红树林湿地中,红树林的面积约100公顷,有真红树植物7科11种,半红树植物6科8种,本地自然生长的红树植物7种,如海漆、秋茄、桐花树白骨壤、老鼠簕、木榄等。

种类太多记不住?

可以码下

这张福田红树林“全家福”

也许有人会问

深圳有1766.18万人口

却在建设用地

只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闹市区

建自然保护区

有这个必要吗?

《迁徙的鸟儿》

导演雅克贝汉曾感叹:

候鸟的迁徙

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

它们的旅途千里迢迢

经历危机重重

只为一个目的——生存

这份承诺

福田一守,就守了40年

福田红树林面积虽小

但生态价值非常重要

每年,福田红树林会接待257种,约十万只候鸟,这里是它们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的越冬地、中转站。

停留的这段时间里,鸟儿们体重增长,力气攒足,才能开启下一段飞行。

全球候鸟迁飞区示意图(大红色线圈内为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区),图源:EAAFP官网

另外,红树林是海洋和陆地的森林桥梁,是海洋和陆地冲突的缓冲带,它是海岸的绿色屏障,可以抵御台风海浪,保护着农田和渔船的安全,是真正的海岸“卫士”。

站在福田红树林腹地,抬眼是高楼林立的南山区,低头是一片滩涂和蔓延的绿色红树林。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1984年正式创建,这些年,不管福田经济如何腾飞、社会如何变迁,都一直守护着这份深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承诺。

看到这些珍稀动植物

小福忍不住感慨:

福田这个地方

真是太“野”了

只不过

这也是深圳

最神秘最难进的地方

即便在非候鸟季

提前排3个月也不一定排得到

而且,要武警登记后才可入内

可在小程序“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预约

今天约已经排到了11月

但好消息是

今天

全国人民迎来了一个共同的新节日

首个“全国生态日”

福田首次对外

发布了一张“生态地图”

这张地图有啥用?

有了这张生态地图

不必再排3个月的“长龙”

因为

跟着这张地图走

在福田家门口就能大饱眼福

大家打开这张地图

就能清晰看到

家门口的珍稀动植物等

生态宝贝的分布情况

还有自然学校

环境教育基地

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的信息

一口气看下来

小福发现

福田红树林

跟深圳人简直太像了

海水的浸泡

鱼虾的啃食

高浓度的盐分

海浪覆盖时的缺氧

无时无刻挑战着红树林的生存

即便如此

它的每一片叶子

每一条根系

都在努力呼吸

它的生命不受约束

它总能找到出路

就像来深打拼的深圳人

再苦再难

也总能咬牙

拼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