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退市新规后退市制度持续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不断巩固
“退市新规”发布实施以来,在中国证监会和沪深两所等各方的监管合力下,一批质次公司被有效出清,“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常态化退市机制已逐步形成。为进一步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成果,2022年以来证监会和沪深两所通过出台一系列的配套制度促进退市新规落实落细。2022年11月,证监会印发《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提出要在出口端坚决把“空壳僵尸”和“害群之马”清出市场,并强调要对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制度进行优化,这既反映了监管层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决心,又意味着未来破产重整等多元化退出渠道有望进一步畅通。2023年1月,沪深两所发布《关于加强退市风险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提高了财务类退市风险公司的风险提示频次及针对性,有助于强化财务类退市风险揭示效果、优化退市实施机制。
2、退市新规下保壳难度持续提升,花式保壳引监管重点关注
为规避交易类退市,2023年上市公司主要选择回购或增持股份。我们选择ST美置和*ST宋都作为增持股份案例,选择*ST庞大作为回购股份案例,最终发现,用来炒作公司股价的“忽悠式”增持回购会被投资者“用脚投票”,并不能有效刺激股价上升以规避交易类退市情形。为规避财务类退市,2023年上市公司主要选择无偿赠与或债务豁免。我们分别选择*ST吉艾、*ST中昌作为无偿赠与、债务豁免的案例,最终发现,随着监管层对退市风险公司年报信息披露监管的不断加强,异常财务处理已成为退市监管的重点关注领域,恢复可持续经营能力、提升业绩表现才是规避退市的正确方式。
3、2023年A股退市格局迎来四大变化,优胜劣汰机制进一步强化
2023年以来,在全面注册制和退市新规的共同作用下,A股退市格局出现了四大变化。一是科创板迎来首批退市企业,法治化退市原则进一步巩固。*ST泽达、*ST紫晶涉欺诈发行等重大违法行为,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成为科创板首批退市公司。针对上述违法行为,证监会采取了罚款、市场禁入等处罚措施,意味着退市制度改革中的法治化原则得到进一步巩固。二是交易类首次与财务类打平,多元化退市渠道进一步畅通。交易类退市数量从2022年的仅有1家增长至2023年的20家,与财务类退市相同,重大违法类退市数量也从2022年的1家提升至2023年的4家,这意味着A股多元化退市渠道正逐渐畅通。三是大型房企首次出现“退市潮”,市场化退市机制进一步完善。2023年已有9家房地产企业退市,其中不乏阳光城等全国知名房企,这意味着“应退尽退”的市场化退市机制正持续发挥作用。四是退市股炒作热情明显冷却,常态化退市理念进一步贯彻。退市常态化和壳价值持续贬值的双重作用使得投资者对退市股的炒作热情明显冷却,2023年退市股退市整理期内的平均涨停次数和跌停次数均明显降低,这意味着常态化退市理念正逐步得到充分认可,优胜劣汰机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市场剧烈波动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