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领奖台那一刻,自身技能得到认可,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值得!”近日,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互联网+国际经济与贸易”赛项落下帷幕,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参赛队斩获一等奖,面对荣誉,参赛队成员语气坚定。


(资料图)

据了解,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的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是展示职业院校改革发展丰硕成果,集中展现师生风采的重要平台。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互联网+国际经济与贸易”赛项为团队赛,共有65支队伍参赛,赛项由外贸B2B模块、外贸履约模块、外贸B2C三个模块组成。

比赛现场。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参赛队由学生贺诗然、何鑫、程旭、左佳芸组成,学院物流工程系教师周菁、李军梅指导。该赛项竞赛内容复杂繁多、专业性强,需对学生专业技能、心理素质、团队意识、尽责抗压能力及专业岗位能力综合能力全面考验。

而这份荣誉,则是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参赛队刻苦训练、精益求精的生动印证。为全力备赛,参赛队在今年3月便早早地进入精准训练模式,以学生自学、分模块训练、指导教师总结要点、集中强训等形式开展。

比赛现场。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近4个月的高强度训练,技能从生疏到熟练,再在反复经验总结中不断获得新收获。”回忆备赛过程,团队成员贺诗然感受颇多。

“该赛项对专业性的要求很高,起初,由于参赛队学生专业不同,我们在数字外贸方面的操作熟练度存在欠缺。”贺诗然说,例如在外贸B2C模块,选手需通过外贸B2C数据运营进行公司推广和产品推介,通过回合制竞争博弈的形式对国际市场环境和公司运营结果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完成外销产品开发、国内采购、产品上下架、外销定价、客户引流、国际物流配送、国际支付等各个运营环节的决策与实施……这需要考验选手对外贸方面数字贸易技术和数字贸易工具的熟练运用及相关知识灵活使用。

“为弥补专业缺口,我们在备赛时需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努力训练新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贺诗然说,早上八点进入机房,一直训练到晚上,一个技能点反复钻研,一个流程反复操作,总结经验、推翻重来,是参赛队备赛时的常态。

“相较于其他赛项,‘互联网+国际经济与贸易’赛项的训练场地只有机房,反复训练有些枯燥。”参赛队指导老师周菁说,除需要学生循序渐进、精益求精地反复训练外,也离不开学校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培养。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参赛队合影。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具有65年的办学历史、23年的高职办学经验和9年的本科人才培养经验。为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形成学生全覆盖的赛训机制,构建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赛教训结合育人模式。这也是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参赛队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除本次以第一名的成绩斩获全国技能大赛“互联网+国际经济与贸易”赛项一等奖外,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2019年、2020年、2021年连续三年在全国技能大赛中斩获该赛项二等奖,在2022年以第二名的成绩斩获该赛项一等奖,创造了学院在同一国赛项目连续获奖最多的纪录。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将进一步推进职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建设相结合,与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加快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