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芹 中华医学会 研究员


(资料图片)

审核:张婷婷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是一种因遗传、自身免疫、环境等因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大家听得比较多的应该是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这两种类型。有些患者看到数字上的递进,就认为2型比1型更严重。

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两种糖尿病发病机制不同

事实上,尽管1型和2型糖尿病在数字上有递进关系,但并不意味着2型糖尿病比1型更严重。因为从发病机制来看,二者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没有可比性。

1型糖尿病大多数是因为胰岛β细胞被破坏,引起胰岛素的绝对缺乏而致病。打个比方,胰腺作为身体里负责加工和生产胰岛素的工厂,少了原材料胰岛β细胞,就无法生产出胰岛素来调节身体的血糖,进而会引发一系列代谢问题。

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因存在胰岛素抵抗而致病。也就是说,原因并不是缺少胰岛β细胞,而是因为其生产力不够,产能不足,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者胰岛β细胞生产的胰岛素并不缺乏,但是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了,从而导致机体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来刺激它们,从而导致体内血糖紊乱。

二、两种糖尿病之间还有三大区别

除发病机制不同之外,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还有三个方面的区别。

首先,从发病年龄来看,1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一般比较小。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儿童中的糖尿病患者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而成年人各年龄段均可发病;2型糖尿病一般高发于40岁以上的人群。

其次,从临床症状来看,1型糖尿病起病急,且具有“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的典型症状,因此,这类患者大多数体型正常或消瘦。而2型糖尿病起病缓慢,且难以早期发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并不明显,一般是在体检或因身体不适时才发现血糖异常。在这类患者中,肥胖者较多。

最后,从并发症来看,危害1型糖尿病患者生命健康的并发症最主要的是糖尿病肾病导致的肾功能不全,而危害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健康的主要并发症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如心脑血管疾病等。

三、两种糖尿病的治疗方式有区别

1. 1型糖尿病的治疗

对于1型糖尿病来说,主要是胰岛素治疗,目的是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并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并且需要终身使用。根据病情轻重,采用的胰岛素种类可不同。对于病情比较轻、血糖波动不大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或双胰岛素(即将速效和中/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按比例混合而成的药物)治疗,而对于病情比较重、血糖波动大的患者,一般需要每天多次胰岛素治疗,如三餐前使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联合睡前使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也就是通过模拟人体生理情况下的胰岛素分泌情况给予患者胰岛素治疗。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随着医学的发展,还可以采用胰岛素泵治疗,但这种方式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及患者是否能够掌握胰岛素泵的使用情况来决定。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类患者大多数为儿童、青少年,所以家属在照顾这些患者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证饮食营养和适当的运动,以维持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2. 2型糖尿病的治疗

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式相对比较多。

医生首先会让患者通过改善生活饮食和起居习惯及适当的运动来缓解病情。如此还不能使血糖达标,会考虑及时采用药物治疗。

一般来说,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会首选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对于病程短、胰岛功能尚可的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磺脲类药物,如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对于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2 型糖尿病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格列奈类药物,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或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对于合并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如卡格列净、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倘若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或患者存在口服药禁忌证时,可以采用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皮下注射的治疗方式,以控制高血糖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危险。

假如在发病时无法区分是1型还是2型,可以先通过胰岛素治疗来稳定血糖,然后再通过监测胰岛功能等方法进一步明确诊断分型。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在没有确定糖尿病类型时,医生会建议患者先使用胰岛素治疗再让其复诊的原因。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1型和2型糖尿病没有谁比谁更严重的说法,所以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都无须“谈糖色变”。只要控制好血糖,就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患者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饮食,进行科学、适当的锻炼,并积极与医生定期沟通病情,以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程蜀琳.运动与2型糖尿病[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

[2]翁建平,纪立农,董四平.1型糖尿病整合医疗管理路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