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南财外国语学院“大手拉小手,用外语讲好中华民族团结故事”实践队在贵州从江开展支教、助农直播带货与民族团结调研等系列活动。


【资料图】

结合社区儿童实际所需,实践队充分发挥学院的教学特色和育人资源,组织开展了外语基础启蒙、英语儿歌教学、趣味乒乓球赛、劳动体验等环节,支教课程涉及思想引领、传统节俗、经典诵读、艺术技能培养等多方面内容。

“书写最美汉字”课堂上,志愿者朱秋燃从毛笔执笔运笔引入,向同学们讲解了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的演变小故事,并带领孩子们进行书法实操,孩子们手持毛笔,认真书写,一同体会汉字书画同源的妙趣,激发对汉字的热爱和对文化探究的热情。

“舞动的民族”环节中,志愿者陈典为孩子们介绍了各少数民族的特色音乐与舞蹈,将侗族、苗族、水族等多个民族的舞蹈带入课堂,帮助孩子们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人情与艺术特点,深入体会民族舞蹈自由活泼、热情欢乐等特点。

乒乓球趣味赛中更是充满了欢乐与感动,师生们用实际行动向当地孩子们传递了友谊、团结和爱的理念,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了团队合作的乐趣。

在贵州期间,南京财经大学的师生团队还搭建起直播间,公益助农。志愿者陈飞扬、王子淋化身“带货主播”,穿着民族服装坐在镜头前,向观众介绍从江县独特优良的自然环境,从产品文化、生长环境、口感特色等方面,介绍从江百香果及气泡水、果酱、果酥、压片糖果等各类特色产品。

同时,直播间内还设立了助农“新模式”话题专区等形式为黔东南少数民族特色产品代言,吸引观众纷纷点赞、评论和互动,开播短短十五分钟内,就吸引了众多网友“围观”并火速下单。“这次助农活动,充分发挥青年人善用网络的优势,也是我们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长效剂’的一次具体实践。”团队指导老师李骏表示。

活动之余,实践队开展“沉浸式”民族团结研学走访,师生走进苗人造物文创展览馆,采访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人,了解从江县对传承和保护苗族非遗文化做出的措施,体会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敬畏,感受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黔东南文化对繁荣中华传统文化做出的积极贡献。实践队队员张含宇表示,各民族优秀文化汇聚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民族团结共谋发展的精神动力,我们用行动向民族大家庭传递温暖与爱,共同构筑起坚实的民族团结之基。

据悉,南京财经大学已连续多年在贵州从江开展活动,并建立“同心·红石榴家园”从江基地,不仅打通了文艺志愿服务乡村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也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和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通讯员 朱秋燃 李超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盛媛媛

推荐内容